陆正耀,1969年出生于福建省屏南县长桥镇长新村,北京科技大学工学学士,北京大学EMBA。现任神州租车(中国)有限公司CEO、总裁。1995年,陆正耀创立DITEL Technology,从事通讯设备代理及系统集成等业务。DITEL在不同阶段分别成为*****的通信厂商朗讯科技(AVAYA) 、阿尔卡特以及MITEL在华*大的代理商。2003年10月,陆正耀成立北京华夏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从事企业VOIP业务,并成为中国电信在北京地区*大的合作伙伴,拥有中国电信在北京67%的市场份额。
2005年,陆正耀创立联合汽车俱乐部,并将其发展成为中国*大的汽车俱乐部和国内*为**的汽车服务提供商。2007年,经UAA董事会研究决定,成立神州租车(中国)有限公司,进军中国汽车租赁市场。通过一年的努力,神州租车已成为国内服务网络*大、增长速度*快的汽车租赁服务提供商。
陆正耀具有丰富的运营和管理经验,以及丰富的行业经验、社会资源和团队资源。他不仅对国内市场有着深刻的了解,还具有丰富的海外经验和开阔的**视野。
创业史记
演绎美国AAA模式
1991年,在北京毕业的陆正耀进入了**,而令人羡慕的工作仍束缚不住他创业的冲动。两年后,陆正耀闯进了中关村做起了通讯产品代理,一度成为朗讯和阿尔卡特在华的*大代理商。掘到第一桶金之后,陆正耀发觉没有独立的品牌,事业会陷入一个怪圈,如何翻腾也跨不到更高的台阶。
1999年,陆正耀搭上移民北美的热潮,酷爱汽车的他自然在国外成了玩车一族,恐怕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几年的游历让他找到了事业战略性的转折点。
对美国这个骑在“四个轮子上”的国家来说,开车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AAA的服务。AAA采用等级会费制,会员缴纳一定的年费取得年度等级会员资格,享受相应的会员服务。于是,陆正耀陷入思索之中,汽车产业井喷式膨胀的中国对这种服务的需求还会很遥远吗?他坚定地告诉自己:“这就是我要寻找的未来之路”。当陆正耀重返中国的时候,脑海里已经勾画出了一幅再次创业的图景。
转型的计划在陆正耀起初的管理团队中不乏有多种选择,传媒和房地产都曾经作为备选方案,但他感受到了玻璃天花板的存在:政策风险时时会缠绕着这两个充满诱惑的金矿。*后,调查发现,好几家在美国拥有数千家连锁店的大型上市公司*初都是很小的家族企业,通过10年到20年的发展都如雨后春笋快速成长起来。中国在汽车售后服务领域还没有成功的例子,这一点让陆正耀更为兴奋,全力以赴转向汽车售后服务市场成为整个团队当仁不让的选择。
陆正耀每走一步都极为谨慎。当2002年预备以救援服务作为切入点启动时,再次调查分析,陆正耀感觉成本过高,而此时中国的市场和政策环境都不足以迅速支撑起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后来又想用GPS整合高端客户,发觉形成不了规模效应。经过前后一年多的调研,由于时机不够,陆正耀把启动计划暂时放进了口袋里。
2005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570万辆,销量590万辆(其中轿车290万辆),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第二大汽车市场。中国将进入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一个快速增长期。陆正耀感觉万事具备了,他一边逐步结束原有的业务,一边筹备UAA。2005年8月,UAA的标签正式开始冲向北京的街头巷尾。
AAA模式的翻版
UAA的出现一下子搅动了中国汽车售后服务的市场格局。陆正耀不甘心仅仅当汽车服务市场的“鲶鱼”,他正盘算着编织一个AAA的翻版。
UAA声势浩大的免费街头运动,同样吸引了风险投资的眼球。陆正耀本打算不加快融资的脚步,毕竟多年积累的资金还是能撑几年。真正令陆正耀倍感焦虑的是,AAA的模式被国内其他公司纷纷效仿,并凭此融到了资金支持。资本的毁灭力毋须质疑,谁不害怕被上亿的资金拍死呢?
2006年7月,UAA(联合汽车俱乐部简称)获得了联想投资公司首期8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在汽车售后服务领域掀起了一股融资浪潮。在汽车俱乐部群雄逐鹿中,UAA算得上是后起之秀,却大受风险投资机构的追捧。
在众多的VC中,联想投资的理念和陆正耀惺惺相惜。此前,联想投资对相关的汽车服务公司连续进行了大手笔的发力。据悉,UAA在联想投资的战略布局中也占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经过双方的多次磋商,*终,UAA和联想投资达成了合作。陆正耀说:“我们选择和联想投资合作,主要是双方具有着相同的发展理念,同时,我们非常欣赏联想投资的认真态度和专业水平。我相信,UAA和联想的合作,不仅获得了资金的帮助,而且,联想丰富的管理成长型企业的经验,以及在品牌建立、流程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经验都会对UAA产生巨大的帮助。”
正耀思路很清晰:“这么多风险投资机构之所以关注我们,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汽车售后产业是朝阳产业;二是我们有一个清晰成熟的商业模式。”
美国AAA人尽可知,谁都可以去模仿,但所有的成功都不会是简单的复制。AAA令众多行业老大俯首称臣,靠得是4700万忠实的会员。AAA是会员利益的代言人,而不是某个企业的附庸,这是成功的根本。
借力信息化 安渡“寒冬”
从2007年8月作出决定、10月份筹备,神州租车在当年12月才开始正式运营。但3个月后其出租率已经超过了65%,而公司的车辆也从*初的100多辆增加到了1000辆;其运营的城市也从*初的11个增长到了当前的30个。
“当时定下来要做租车时,我们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陆正耀说,甚至运营手册都早就写好了。
粗看来,神州租车乃至至尊租车的模式都被认为是对赫兹的模仿:驾车者只要提供身份证、驾驶证和信用卡就可以享受租车服务。
但每个公司都不能被复制,神州租车也不是赫兹。“汽车租赁其实就是个服务业。”刘二海说,“如何控制成本、进行有效投资;如何提高车辆的出租率,以及在全国各个城市、门店之间进行资料有效配置?”
在经过大量调查和客户对比后,神州租车把*初的目标客户锁定在了商旅人群,“经常在外出差的人出行频次与租车需求都相对更强烈”。从北京机场到市区的往返车费就超过200元,而这一价格足以租到一辆中高档的汽车;如果公司要接待一些重要客人,“租车就比出租车更方便、更有面子,又比自己配置高档商务车更经济”。所以即使在太原,“大部分高档车都是长期租给了企业”。
**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数据显示:从商务市场发力是中国的一大特点。“服务于各种企业的长租,是国内汽车租赁市场的主流,占据70%的市场份额”。即使在短租市场,企业也是租车公司的首要客户,占短租代驾市场的90%。这个领域也被认为是极有发展前途的:国内中小企业工业产值在以每年28%的速度增长。这些外资企业、中小企业商业活动的活跃,使得罗兰贝格的预测,这个市场未来每年还将以23%的速度快速增长。
借力信息化手段,其迅速在全国铺开了一张网,神州租车目前覆盖中国境内各主要城市及旅游地区的机场、码头、车站、商业中心以及旅游景区。陆正耀认为神州的模式就是“汽车租赁领域的全国连锁店”:各个门店的主要功能是提车和还车,“总部对各门店也有很强的控制力”。
2010年9月,联想控股12亿入资神州租车,获得五成以上股权,纳入联想集团旗下业务。陆正耀表示,12亿资金一部分用于购买车辆,另一部分用于网络建设,计划在未来两三个月内将车队规模扩充到1万辆,以降低采购成本。陆正耀豪言,神州租车5年内将达10万车辆规模。
(**齐鲁 奕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