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呈镕:从下岗女工到沂蒙“食神”

2012-08-13来源 : 互联网

 

朱呈镕说,干业务员时,她用了9年的时间,跑遍了大江南北。正赶上改革开放的新潮,让她开了眼界,为以后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后再干什么,她都不会再畏缩了。

女业务员打拼9年

“*早的打拼,也是*能奠定创业基础的,就是跑业务追外债的那段时光。”朱呈镕坐在会议室的一角,缓缓地描述自己当女业务员的艰辛而又光辉的9年。

1989年,临沂毛毯厂里的毛毯积压严重,大量外债收不回,连续3个月不发工资。那时朱呈镕是机织车间的一名普通职工。有**,她看到单位墙上贴的一则招收业务员的启事,立即心动了。一位姓武的经理打量着朱呈镕,提出质疑,“你能行吗?”

第二天,武经理递给她一盒名片,正是这盒名片让她顿时产生责任感。“名片,在那个年代很少有人有的。我拥有了它,就一定要对得住它!”29年过去了,对于自己**次“出征”前的情景,朱呈镕历历在目:因为38名业务员里面,只有她一个女人。

广东、浙江、安徽、福建……**次出远门,她买了一张地图来寻找方位。**个目的地是去福建南平,此行是为讨回一笔4.6万元的货款。朱呈镕打包带上毛毯的样品,背着煎饼和咸菜挤上去南平的*车,赶上江西发洪水,山体滑坡,*车道堵塞,一站就是3天3夜。

朱呈镕**次坐上谈判餐桌,窘得不敢吃饭。谈话间,对方不停地让酒,“山东人,喝一个!”“喝一个酒给1万块?”“行,喝一个就签一次!”

一听能把*要回来,朱呈镕闷头就喝,一饮而尽后,悄悄把酒吐到茶水里,等到连喝第4杯时还款协议全部签完,对方同意付给朱呈镕4.6万元的货款。紧接着,又签了800条毛毯的定单,并付了2万元定金。

从南平走后,朱呈镕又连续到广州、湖南、湖北、江西等地,45天时间一共收回16万元货款,签单3800条毛毯。

她用半年的时间,为厂里讨回80万现金,用一年的时间讨回260万现金,再用两年的时间讨回700万、上千万债务……朱呈镕说:“我用了9年的时间,跑遍了大江南北,正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这9年,让我开了眼界,为我以后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后再干什么,我都不会畏缩了。”

这期间,她还知道了什么叫“**”,用南方人的话说就是“自己能拍板的人”。

黄包车“拉”出的公司

一位修自行车的师傅竟是一位**工程师,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这让朱呈镕感到震撼。1997年,这位**工程师就下岗了,每天靠修车费谋生。同年,在自己干得*风光的时候,朱呈镕所在的毛毯厂倒闭了,朱呈镕也下岗了。“我去修车时,把身上带的300元全部掏给了他,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南方的黄包车!”

“我去南方,到金华、义乌、宁波、成都……到哪里都会搭乘三轮黄包车。”朱呈镕回忆起创业初期,依然兴奋,“我的运气不能总这么差,要达到让下岗职工都能就业的目的,就成立个运达出租车公司吧!”朱呈镕到工商局进行了注册。

50辆人力三轮车引进了,但是没人租,因为下岗职工爱面子。直到1999年,一辆黄包车也没有租赁出去,*后生了锈,朱呈镕遭到了家人和朋友的嘲笑。

*后,她买了350副墨镜,亲自蹬着三轮车去动员。*后,又去银行换了7000元零*分给亲戚朋友,让他们扮乘客。一个月下来,一传十,十传百,她用8万元的零*换来三轮车的发展。1999年下半年,公司已发展到拥有380人。运达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后来发展到拥有560辆黄包车,朱呈镕迈出了成功的**步。

“朱老大”缘起糖葫芦

1999年10月,朱呈镕出差到费县,看到一位老大爷在砍结满果实的山楂树,因为山楂没有销路,5分*一斤没人要。

“大爷别砍了,两毛*一斤我全买了!”朱呈镕心肠一软就全包了下来。第二天,果农开着拖拉机将2万斤山楂全部送来。事后,山楂堆在院里烂掉了一多半。丈夫一生气甩下一句话:“你以后跟着山楂过吧!”

朱呈镕开始研究糖葫芦的做法。“弄不出个名堂来,也没脸再回家啊。”半年里,她在办公室做了上千次试验。

有**,朱呈镕高兴地拿着做好的糖葫芦给家人品尝。父亲瞧都不瞧,

气得大骂:“咱老朱家上五辈子就没有卖糖醮的,你闲着没事作什么作!”姐姐看着好吃忍不住尝了一口,结果不小心把刚补的假牙给粘掉了,也气得大骂。

朱呈镕回去后让职工提意见,逐步改变工艺。从此,朱呈镕做的糖葫芦越来越好吃,各种馅的都有。她决定到工商局去注册商标,她在家排行老五,但非要争口气,起个响亮的名字不可,就想到“朱老大”的商标。去注册时,一位负责人听了她注册的名字后开玩笑说:“你注册‘朱老大’还不如注册‘黑社会’!”

糖葫芦注册了,怎么卖出去?朱呈镕在临沂九州商厦门口租了一块地方,买了6万只五颜六色的气球,买糖葫芦就送气球。那**,朱呈镕的3000只糖葫芦全部卖了出去,尽管收了很多假币,但她还是很兴奋。

连锁餐饮滚雪球

“有开饭店的想法,其实是在下岗之前,下岗了可以自己当**了。”一个亲戚家的面粉卖不出去了,这让朱呈镕想起来办一个水饺加工厂。2001年7月份,一位70多岁的**技术配方营养师被朱呈镕的事迹感动,来到临沂找她。“我不能把技术带进黄土,我知道你的人品,愿意献出自己的水饺配方!”

2001年9月9日,朱呈镕的**个朱老大饺子村开业了。饭店经营一直十分红*。

2005年8月,朱呈镕投资1100万元建起了朱老大食品加工厂,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冰糖葫芦、速冻水饺、馄饨、汤圆,日产量60吨。

2004年11月30日,临沂朱老大生态园正式开业。把饭店装进花圃里面,在满街都是饺子村、饺子楼、饺子屋的时候,推出了引领时尚的绿色餐饮,当时在临沂尚属**家。

此后,朱呈镕又办起餐饮连锁。目前,朱老大餐饮加盟连锁店在全国发展已经到41家,并形成了一套现代科学的加盟连锁管理体系和模式。

朱呈镕观察到,现在一些园林式、生态式、复古式、乡村式绿色餐饮模式迅速崛起。她认为,一个餐饮业办百年老店非常难,不能把饭店仅仅当成酒店对待,还要做品牌,做企业文化。她认为,尤其重要的是,做餐饮要与时俱进,不能满足于现状。

(**齐鲁 奕暄转载)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