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上难接受 以房养老曲高和寡

2014-07-09来源 : 互联网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险不是一项简单的商业保险业务,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和社会伦理工程。作为建立多层次、可持续养老**制度的一种探索,实施过程中不宜操之过急。随着时间推移,经过耐心培育,这个市场终会有的,这项未雨绸缪的替**减负的工作总归有回报

7月1日,以房养老在京沪等4个城市试行。但上海***门调查显示,90%的老人拟将房产留给子孙,愿意倒按揭的不到10%。记者在上海调查显示,就连失*和丁克家庭,愿意选择“以房养老”的家庭也****。

从全社会养老责任的分摊看,**应该提供基本的养老**,但经历这次金融危机,发达国家传统福利型**大包大揽全民养老和医疗负担已让欧美一些**处于破产停运,所以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都不能实现全民医保,都在寻求改革之道。中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提速,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养老、医疗全靠**不现实。但我国国民收入水平总体不高,普通劳动者退休后如何维持现有生活水平是一个现实问题。

经济下行与人口老龄化相碰头,是**头大的事。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从**回落,其间的老龄化问题让**备感困扰,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既有泡沫经济破灭的原因,也有人口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消费不振的因素。从中国来看,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突破2亿,2025年将突破3亿,2034年则将突破4亿。改革开放三十年,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消失,劳动力红利锐减。*近家里装修才知道,泥瓦工、水电工日薪低于300元没人干,木工甚至要500元一天。老龄化大潮不期而至,经济增长进入高成本时代,而消化高成本的新动力源何在?当年,日本对这个问题没有准备,苦无良方,经济进入长期衰退,现在这个问题同样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鉴于中国的住房自有率在全世界都是极高的,**为缓解财政压力,在养老问题上探索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作为**替代型养老的一种有益补充,它不是权宜之计,毕竟每个有房子的人都要老去。世行的报告说,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金替代率需不低于70%。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替代率由2002年的72.9%下降到2011年为50.3%。现在,传统的养儿防老行不通,现代家庭现在都是一对小夫妻对应4个老人,这一块是非常脆弱的,需要老人自身的储备来补充。住房反向抵押,“以房养老”,可让每个人老了之后,其名下沉睡的不动产“动”起来,成为其提升生活质量的一项优先选择,但社会接受可能会有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首先是观念上的。以房养老在西方发达国家较为普遍,国内有过的零星试点都无疾而终。问题还在于社会文化和法律背景的差异,西方国家有成熟的遗产税制度,这是一项倒逼机制。子女18岁离家基本能*立打拼,老人百年之后,子女对其无所求,连巴菲特都不给儿子留遗产,儿子还写信表示感谢,“为这样的父亲而骄傲”。而中国人的传统情结,百年之后一般都要力所能及地对后人“有所交待”,传统意义上,房子是两代人之间“*有念头”的交待方式。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房子既是居所,更是一份家业的传承,是维系两代人情感的纽带。中国人一生都为子女打拼,甚至还要给孙子“有所交待”,因而这一创新型养老模式在实践中*大的障碍和冲突还是来自观念上的。一家保险公司的老总也认为,把辛苦大半辈子挣下的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老人连同他们的家人可能在情感上都过不去。囿于传统观念,老人都将房产视为重要的传承资产,“以房养老”至少目前在观念上还难以接受。

另外,住房反向抵押养老险是一项跨部门的长周期业务,涉及到社保、医疗、法律甚至伦理问题。人老了,房屋也会出现老龄化问题,长周期的抵押资产如何作价估值,市场长周期中资产价格可能产生风险,如何规避对冲?约定的年限到了,已消耗的养老金基本覆盖了房产价值,但老人活得好好的,面临“断供”怎么办?或者老人走得早,没用多少钱,房屋的残值受益权归谁等等,都是问题。

实际上,老人越是到晚年,*大的支出倒不是基本的生活之需,而是维持生命的医疗费用甚*,这项业务必须要有医保、社保部门来共同参与。所以,住房反向抵押养老险不是一项简单的商业保险业务,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和社会伦理工程。作为建立多层次、可持续养老**制度的一种探索,实施过程中不宜操之过急。随着时间推移,经过耐心培育,这个市场终会有的,这项未雨绸缪的替**减负的工作总归有回报。

标签: 山东 财经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