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县梁村镇是千年古镇,历史文化悠久,但由于工业项目少,经济底子比较薄弱,成为后发展地区。如果盲目地发展工业经济,必然会给生态建设带来压力。梁村镇以打造“魅力古镇、生态梁村”为目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以自主创新推动节能减排,促进企业向生态型现代工业转型,实现经济发展档次、质量的提升。
打造生态型现代工业
鑫昊物流是梁村镇2013年引进的大项目,其目标定位就是建成鲁西北*大的仓储物流基地。整个物流园区建成后,将大幅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推动物流企业向**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同时将解决4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将新增地方税金300万元以上,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我们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重大战略任务,以生态项目建设为**,提升工业经济水平,以环保节能、高技术含量为两项**,打造生态型现代工业。”梁村镇党委书记孔宪友介绍说。
作为聊城的北大门,梁村镇依据自身优势,提出了“两园一带”的战略发展计划。将机械、塑木托板等传统产业打造成为**工业园,将安杰风光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工业打造成新能源工业园,将杰盛半导体、鼎力机械、鑫旺建材等发展潜力大、后劲足的企业纳入新105国道经济带。纳入“两园一带”的企业,依托园区产业集聚效应,降低劳动力成本和社会资本,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加速产业升级、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凭借园区资源共享、平台共用优势,畅通以商招商渠道,完善产业链条。在“两园一带”发展策略的引导下,1—6月份,共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0.08亿元,招商引资2.1亿元,财政收入515万元,工商税收713万元。
提升农业经济水平
梁村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生态农业,社会效益凸显。
“为了提升农业经济水平,我们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现在土地流转遍地开花,从经济作物到绿化苗木、有机蔬菜、**材种植,品类繁多。”孔宪友介绍说。
目前与省市农科院合作的300余亩“花生——大蒜——洋葱”轮作项目,每亩效益5000元;100余亩的“花生——玉米”间作项目,每亩效益3000元。有机菜花500余亩,每亩效益4000元;紫小麦、绿小麦200余亩,每亩效益3000元;秋葵种植40亩,每亩效益16000元;盛唐葫芦合作社发展葫芦种植600余亩,套种绿豆、花生等农作物,每亩效益万余元。
该镇还不断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涉及16个村庄的黄淮海农业开发项目占地12000亩,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30000亩的千亿粮高产**创建项目,计划投资2700万元。
民生投入——
提高村民幸福感
梁村镇在高唐是工业弱镇,地方财政收入并不突出,但在关乎百姓冷暖的民生投入上却从不含糊。
“仅仅论财力,梁村还是相当困难。但宁可**日子过得紧些,也不能让老百姓受委屈。我们通过民生大投入,让梁村人过上更有品质、更加幸福的生活。”谈到民生,孔宪友坚定地说道。
梁村镇位于高唐几条主要河流的*下游,承担着全县的排涝泄洪任务,雨季河流两侧农田时常被淹,受灾农户苦不堪言。该镇先后筹措160万元资金,对主干沟渠进行了集中清挖,有效改善了排灌条件。近几年,全镇共*理沟渠93条。其中79条村级沟渠的*理,实行以奖代补的方法,**村村沟渠畅通。同时,对上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成境内17000米的沙河沟清淤*理和梁尹路的重建。该镇对道路建设和水毁路面的**全部使用灰土夯实,尤其是主干道梁尹路,又投入100余万元加宽路面、夯实路基。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近几年,该镇在教育上的投入已逾220万,以镇驻地为中心,加上即将动工建设的赵楼小学和新建、修缮的黄圈育英小学、韩寨中心小学、前苦小学,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各有一所小学。该镇还投资49万元完善了镇中心幼儿园的配套设施。
百姓的需求就是命令。近三年,梁村镇级财政先后投入近千万元用于改善民生。为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梁村镇启动了千户社区及商贸街建设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设商贸街8000平方米,千户社区5万平方米。与此同时,该镇今年投资160余万元新建、翻修村级办公场所26处;新建农民健身文化广场12处;投资100万元对全镇84个村进行全面环境整*;开展了点对点结对资助贫困儿童爱心活动;进一步完善民政工作,创建幸福敬老院,**低保户、五保户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