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薛庆银的丈夫查出身患白血病,从此四处求医问诊,让这个家庭欠下30多万元的债。
今年73岁的薛庆银是临清市金郝庄镇新东村人,2004年丈夫去世后,薛庆银踏上了漫漫还债路。如今,薛庆银仍省吃俭用,用自己的退休金还欠款。每一笔*都没有欠条,大伙儿只想着帮他们一把,伸一下援手。薛庆银却坚持还债,她说这样做只为心里能踏实。
爱心 把贫困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对待
薛庆银是一名小学老师,任教30余年。刘哲顺、刘哲峰是薛庆银的学生,弟兄俩家里生活特别贫困。如今年过四旬的刘哲顺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薛老师经常让他们兄弟去自己家里吃饭,特别照顾他们。“感觉就把我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毕业之后,我们俩还经常去薛老师家吃饭。”
刘哲峰考上了临清一中,但是家里实在拿不起学费。“刘哲峰是个好苗子,不上学太可惜了。”薛庆银说,在得知学费60元后,她从身上拿出60元给了刘哲峰,让他继续上学。而当时,薛庆银作为民办老师,一个月工资才十几块*。
后来,刘哲峰考上了山东师范大学。上大学期间,刘哲峰经常去薛庆银家吃饭、聊天。薛庆银每次都要塞给刘哲峰100元*,作为生活费。
困难 丈夫患重病四处求医 众人齐伸援手
大学毕业后,刘哲峰去了加拿大,并在加拿大成家立业,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远在异国他乡的刘哲峰,每年大年三十都会给薛庆银打电话,每次回家探亲也都要去看望薛庆银。
1997年,薛庆银的丈夫被查出患有白血病。接下来的几年,薛庆银带着丈夫到济南、北京四处求医问诊,花掉了全家多年的积蓄后,还四处借*。
薛庆银告诉记者,家里没*了,她开始向周围的亲戚朋友借*,一共借了二三十户,*少的给2000元,*多的给10000元。当时也都没有打欠条,但是她把借的每一笔*都清清楚楚地记在本子上。
大年三十晚上,学生刘哲峰从加拿大打来电话。这时,刘哲峰才知道薛庆银丈夫生病的事儿。随后,薛庆银陆续接到三笔汇款,都是美元,共计18万元。
薛庆银说,多亏了这笔救命*,要不然丈夫根本不可能活那么久。
诚信 省吃俭用做零工 还不清债心不安
2004年,薛庆银的丈夫去世,之后,薛庆银开始省吃俭用踏上漫漫还债路。
薛庆银说,自己的孩子经济条件也不好,拿出5万元还账,其他的都是她靠退休金来还。为了尽快还清债务,薛庆银有段时间还要做零工。纺线、粘花、做工作服、做手套……这些活她都做过,经常忙到凌晨两点才休息。
薛庆银告诉记者,她根据对方的经济状况,分轻重缓急,一笔一笔地还。很多人都不要,但她坚持欠人家的*就该还。
目前,刘哲峰长期定居加拿大。一次听说刘哲峰马上要回来,薛庆银便跟儿子合计,先凑点*还刘哲峰,还一点是一点,*终凑出了8000元*。然而,刘哲峰说什么也不肯要,反而又给她留下1000元。薛庆银自豪地对记者说,除了刘哲峰的*,其他的她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还上了,刘哲峰的*她也会继续想办法慢慢地还。
不少好心人都对薛庆银说:”您这么大年纪了,一辈子受了那么多苦,自己一个人过日子不容易,这账就别还了!再说,谁也没打算要您还呀!”可薛庆银一听,连连摆手说:“那可不行!在我*难的时候,亲戚朋友帮助了我,怎么能欠账不还呢?还不清账我心不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