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潍坊天文爱好者 记录他们追月的难忘岁月

2014-09-09来源 : 互联网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一*《月夜忆舍弟》道出了华夏子孙对“中秋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特殊情感。赏月是中秋节的习俗之一,而对天文爱好者秦国明和王新亭来说,他们更是对月亮有着一种*特的情怀,观月、拍月也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如此,他们成了夜空下的“追月人”。9月8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两人一个从小与月结缘,一个“半路出家”爱上追月,多年来,无数的拍月照片,记录了两人追月的难忘岁月。

追月人之一——秦国明

打小痴迷望夜空 自己动手做仪器

董永与七仙女,牛郎与织女,后羿与嫦娥……这些**故事,从小就深深地印在了秦国明的脑海里,每到夜幕来临,抬头仰望满天繁星和那一轮明月的时候,秦国明总是在脑海里反复琢磨天上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天宫里的房子究竟是用什么盖的。

“小时候家里没有钟表,我母亲每天起床、干活、休息,包括叫我们起床上学,都是看着天上的太阳、月亮和星星的位置来判断时间。夏天晚上,大伙都到村头乘凉,我们就围坐一起听老人讲北斗星、牛郎织女的故事。”今年50岁的秦国明告诉记者,那些与星空有关的**故事,让他对星空的一切都如痴如醉,神往不已。

由于没有什么仪器,起初秦国明只能抬头用肉眼观看夜空,直到上了初中,他偶尔从一本书上看到了简易望远镜的组装方法,他开始“依葫芦画瓢”,用爷爷老花镜上的镜片,圆玻璃瓶的厚底子和一个长长的纸筒,做出了**架简易天文望远镜,“通过它看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格外明亮,距离也显得格外近,后来我又用铁筒做了一个望远镜。”在秦国明看来,器材没有必要非得是“**大气上档次”,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充分利用它们的功能。“因为小时候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我的天文器材设备大多都是自己动手,进行废物利用制作而成的,有些器材还是借用朋友的。”秦国明说。

观察到重大天象 像儿时过年一般

因为喜欢星空,秦国明学会了拍照,之后他的镜头就一直对着天空,一发而不可收,月亮、行星、日食、月食、彗星、流星……各种天象,只要条件允许他都不会错过,所拍照片作品多次获奖并发表。9月8日,秦国明将自己拍摄的狮子座流星雨、月食等照片一一拿出来,对记者讲起他与星空的故事。

“我不单纯是追月人,凡是与天象有关的,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去观察拍摄。”秦国明说,天象观测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寒风刺骨,只有寒星孤夜相伴,而且不是每次坚守都会有结果,碰上阴天或下雨,哪怕已经在拍摄地点等候了几个小时,也只能作罢。

在秦国明的笔记本上,有一*他自己写的“天文爱好者之歌”:“别人爱好白天,我们爱好夜晚;别人爱好灯光,我们爱好黑暗;别人爱好关窗,我们爱好开窗;别人爱好城市,我们爱好荒野;别人爱好平原,我们爱好高山;别人爱好喧嚣,我们爱好静谧;别人爱好低头捡*,我们爱好仰头观天;别人爱好声色犬马,我们爱好日月星辰。”秦国明说,这都是他们天文爱好者的真实写照。

夜空景观的拍摄地点一般在荒郊野外,甚至是高山之上。不管条件多艰苦,三十多年来,秦国明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对夜空的痴迷。每次不顾一夜辛劳急匆匆赶回去上班,其中的甘苦也只有他自己知道,“每次观察到重大天象,那种感觉就跟我们小时候过年一样,既兴奋又幸福。”多年的坚持与积累,秦国明已是天文圈里的“名人”,不少圈内人称他为“铁杆粉丝”。

为把月亮拍得美 借各种道具狂拍

月亮自古以来就是诗人们吟诵的对象,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也是一种唯美的拍摄题材。“中秋月圆几乎是所有人对中秋节的印象,但是1997年中秋节,刚好赶上**难遇的月全食,当年中秋节夜晚,人们可以观察到月亮平常一月之间才能发生的圆缺。月全食时,月面呈现古铜般的暗红颜色,每个见过的人都会难以忘怀。”说起曾拍过的月亮,秦国明如数家珍。

为了将月亮拍得更美,秦国明平时只要有机会,就会借助各种日常的道具,对着月亮狂拍。“你看看我拍的这张月亮下面,用的是什么道具?”秦国明翻出自己手机上的一张照片递给记者,让记者猜测。记者看到,照片当中有一轮小小的明月,照片下部是弓形图像,见记者猜了几次都没有猜中,秦国明笑呵呵地揭开了谜底:“那是天台上一个废弃的花盆,我拍的是花盆的内沿。将花盆对着月亮举起来,就可以拍出这样的照片来”。

“拍月亮,要想拍得好看,拍摄前一定要有好的构思,拍出来的照片才会有意境,看起来才会别有一番韵味。”秦国明说,他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时,月亮可能没有肉眼看上去那么美丽,但这并不妨碍他对月亮的拍摄热情。“我现在特别想拍一张**登录页面上出现的那幅月亮场景,我研究了很长时间,虽然不是很容易,但等哪天有机会了,拍摄出那样的美景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了。”秦国明信心满满地说。

追月人之二——王新亭

管理学校天文台,从此与月结缘

对育华学校地理老师王新亭来说,他的追月梦要追溯到2009年,这一年,身为地理老师的他成了学校天文台的管理员,并且负责为学生们讲解天文方面的知识。那时候的王新亭从未接触过天文望远镜,对天文知识可以说“一窍不通”。

2009年9月份的一个月圆之夜,王新亭的眼睛**次近距离“接触”到了月亮。他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年通过望远镜望月的震撼场景,“小时候听老人说,月亮上有嫦娥和玉兔,那时候经常在月圆的时候盯着看。上学后知道月亮上是荒芜的,什么都没有,但当我**次通过望远镜看到月亮时,被眼前的环形山、峡谷等地貌深深地吸引了”。

“平时肉眼看月亮感觉很普通,但通过望远镜看却**不同,只能用震撼一词来形容了。”王新亭说,他感觉自己看到了月亮“表面的本质”。从这个时候起,从来没有接触过天文知识的他喜欢上了月亮,喜欢上了天文观测,从此开始了他的“追月之旅”。

痴迷“追月”,从门外汉变成行家

观月、看星,宇宙的美妙给王新亭的生活增加了无限的乐趣,醉人的星空让他无法自拔。2009年冬天,王新亭赶赴日照,花1800元从一名摄影爱好者手中买了人生中的**款相机——一部二手的佳能350D。

“其实拿到手之后,我什么也不会,不知道什么叫镜头、滤镜,也不知道如何对焦拍照,**是个相机盲。”王新亭笑着说,从日照回来的路上,他对这个宝贝爱不释手,一路狂拍,回到家的时候,8G的相机卡几乎要被他拍满了。

2010年,王新亭开始了天文摄影。“搞天文拍摄,都会从拍月亮开始练习基本功,但将月亮拍好也不容易,关键是意境。”王新亭说。

为了更好地观测和记录月亮的“阴晴圆缺”,王新亭还动手做了很多小型天文望远镜和星野赤道仪,在给月亮拍照时,他特别看重月亮明暗交接的位置,“特别是一些环形山,一半有光,一半还在阴影里,呈现效果更加明显。”

月是故乡明,“观月”之路不孤*

说起与秦国明的相识,王新亭依然记忆犹新。当时已颇有名气的秦国明受邀到育华学校进行天文学讲座,两人就此结识。他们家中保存着众多月亮的照片,有月食的、弦月的、满月的……这些照片记录了他们多年来的追月梦。

据王新亭介绍,他俩只要一有空或者有重大天文现象的时候,都会一起外出观测和拍摄。现在潍坊周边能去的地方都走遍了,像淹子岭、安丘公冶长书院、峡山水库、大泽山等都留下过二人的足迹,记忆中绝大多数的观测都伴随着严寒和大风。

在王新亭的带领和熏陶下,他的一些学生也对天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校专门成立了天文社,定期进行天文知识讲座和天文观测,如日食、月食、金星袭日等天文现象都有王新亭和学生们的身影,不少学生也跟王新亭学会了制作天文望远镜。

王新亭和秦国明说,不管是去哪拍月,总觉得“月是故乡明”。现在从事天文观测和摄影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条路并不孤*,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天文爱好者的加入,他们的友谊变得更加坚固。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