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员“冒充”投保人拼凑团单

2014-09-13来源 : 互联网

不少业务员为增加团险保费,会以“投保单位人员经常变动,为了方便联系客户”为借口而填写自己的电话,也有业务员留下自己联系方式的动机是拼凑团单

《证券日报》记者近期注意到,有消费者在58同城上发帖寻求拼团:“现因为本人所在会所二期工程竣工,以*大优惠吸纳会员,30人以上即可成为团单,享受*大优惠。如果有兴趣可以联系本人,大家一起凑一下就可以凑成30人了。实惠点*好咯!”。

这是团险凑人数的一个典型。而这样拼凑起来的团险业务,由于容易出现客户信息失实的情况,对于保险公司和客户而言,都存在一定风险。

填写自己联系方式

业务员有借口与动机

有保监局人士对《证券日报》(保险版官方**:证券日报微保险)记者表示,现场检查时发现团险业务投保单位大量联系人电话号码不真实,很多是保险公司业务员号码,业务员“冒充”投保人填写联系电话。各类团险业务中,团意险、建工险客户信息不真实情况较为严重。

该保监局人士表示,团险客户信息填写业务员联系方式虽然不符合规定,但是符合实务。“在团单承保、保全、申请理赔等环节,营销员帮着投保单位干的并不少见。”

据《证券日报》(保险版官方**:证券日报微保险)记者了解,通常情况下,保险营销员“冒充”投保人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有多重动机。

团险是以一张保单为某一团体的所有成员或大部分成员提供**的保险。团险的投保人必须是正式的法人组织,法人组织有特定的业务活动,并且经济上*立核算。团险承保的人数较多、风险较为分散,在与个险的**范围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其保费更便宜。此外,团险投保方式灵活,比如对体检、投保年龄等的要求也较为宽松。

上述监管人士表示,其在现场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不少业务员为增加团险保费,会以“投保单位人员经常变动,为了方便联系客户”为借口而填写自己的电话。

“如果这类行为不违反规定,不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也没有必要追究细枝末叶。但团险和个险对投保信息真实性的要求一样,投保单位联系人信息不真实难保客户的权益不受损害。”

该人士同时表示,营销员填写自己的联系方式,还有一个动机就是拼凑团单。

《证券日报》(保险版官方**:证券日报微保险)记者了解到,一般而言,为**承保质量,保险公司对投保团险设置了一定条件。有的保险公司要求团险中的被保险人必须是能够正常参加工作的在职员工,并要求投保人数要占单位总人数的75%以上,单位员工不要随意拼凑人数以获得购买团险资格,或临时找个单位挂靠来投保团险,以免在理赔时因不符合条件而遭遇麻烦。由于保险公司规定团险的投保人必需达到一定人数才会承保,有的单位为了凑够人数,也将非本单位的人员列为参保对象。

事实上,部分险企也由于拼凑团单受到***的处罚。去年8月份,广西保监局对某大型上市险企广西壮族自*区分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该险企存在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拼凑团单承保团体年金保险的行为,涉及保单98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广西保监局决定对该公司作出罚款12万元的行政处罚。

此外, 9月5日青海保监局针对部分人身保险公司新单业务客户信息不完整、历史保单数据清理补正工作未完成问题,加大跟踪督导力度,要求保险公司全面分析新单业务客户信息缺失原因,结合系统升级改造工作,进一步完善流程,加强客户信息真实性各环节管控。同时,针对人身保险客户信息真实性现场检查发现部分保险公司新单业务客户信息不完整、客户信息真实性管理内控机制不健全、业务系统控制功能未**达到监管要求等问题,向被检查公司采取了下发《监管函》的非行政处罚措施,要求公司限期整改、严肃追责。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11月中旬至今,***启动近年来规模*大、*严厉的客户信息真实性检查。业内人士猜测,此次***清查客户真实性可能侧重银保、个险等渠道,而近期出现的团险保单客户信息失实的事件或为保险公司敲响警钟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