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
老人感冒不舒服 送来她爱吃的菜
9月14日上午11时许,李化廷家里的木门开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只见她右手端着冒着热气的西红柿鸡蛋汤,左手用袋子提着馒头和鹌鹑蛋,向小屋一步步走去。“婶子感冒了,身体不舒服,我做了她喜欢吃的西红柿和鹌鹑蛋。”住在李化廷家不足百米外、今年52岁的孙素美笑着说,“婶子打了两天针了,今天想再给她打,她怎么也不打了。”
她口中的“婶子”便是今年已经80岁的李化廷。跟着她来到李化廷的屋里,小小的屋子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双目失明、无儿无女的老人的家。李化廷正一个人坐在炕上,由于感冒,她时不时地咳嗽着,但是气色看起来不错,身体也很硬朗。
“你把干粮拿回去,我喝点柿子汤就行,胃里会舒服些。”老人反反复复说着。还没等孙素美拿出勺子,老人已经双手托起盛着西红柿汤的碗,大口大口喝起来,每喝几口汤便会摸索着鹌鹑蛋一口一口嚼起来。“婶子胃口很好,吃起饭来特别香。”孙素美笑着说,她自己也喜欢看李化廷吃饭。
讲述
老人双目失明无人照顾,孙素美甘愿当“女儿”
在2001年以前,李化廷和老伴孙乃近虽然双目失明,但是生活还能自理,那时孙素美每每家里蒸了馒头,都会给老人送些来。眼看着两位老人年纪越来越大,生活也困难了,孙素美心里有些着急了。虽然没有亲属关系,但孙素美2001年开始便义务照顾起这对老夫妻的生活,一年四季更换衣服,一日三餐送水送饭,成了老人们的“好女儿”.
“那时公公婆婆都健在,而且我自己的父母也都在一个村里,年事已高的父亲还患有糖尿病,我每天早晚都要去给他注射胰岛素。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这么做,但是我要是不管这对老人,他们该怎么办?”孙素美平静地说,就这样,她成了6位老人的“女儿”.也就是从那以后,孙素美家中饭锅里的饭一下子增加了不少。
“叔叔和婶子身体没啥病,都能吃能喝的,说实话,每次都要多做不少。”孙素美笑着说,婶子的饭量比她还大,叔叔就更不用说了,每次做好饭都要多给他们盛一些。那时候,孙素美每次去给老人买衣服,都是一买买三件,亲妈、婆婆和李化廷一人一件。
2007年,公公婆婆相继去世。2013年春,85岁的孙乃进老人安详离开人世,孙素美夫妻两人按照当地*隆重的民俗礼仪办理了老人的丧事。“孙叔去世后,婶婶哭了一两天,放心不下,我便尽可能陪在她身边。”孙素美说,那一刻,她深深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些年来,要不是美儿对我们的悉心照顾,我哪能活到今天。吃穿用不愁,夏天给我们买了电风扇,冬天给我们烧炕、生炉子,我们真是修了几辈子的福呀,才有了这么个好闺女。”李化廷叫孙素美叫“美儿”,虽然耳朵聋得厉害,但是一听到孙素美三个字,便反反复复说着这些话。
担心
将来要是没有时间照顾,希望有人能接她的班
不仅是外人不理解,孙素美的家人*开始也有一些接受不了。“平时还好,尤其是忙的时候,我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回家做饭,就会给丈夫打电话,让他做饭给老人送去。”孙素美说,刚开始丈夫孙海田也会发一些牢骚,对她的好心表示不能理解。
不过慢慢地,看着自己老婆一直这么执着,孙海田也被感动了。“都活了半辈子了,半路上跟着老婆‘拾了个爹娘',只要是老婆愿意干的事,我都支持。”孙海田笑着说,既然妻子想做,他就要陪她做好。
近两年来,孙素美的儿子和女儿相继结婚,现在也都有了宝宝,按照常理,孙素美到了该看孙子的时候了,可是她没有时间。儿子在城区住,她去了,就没人照顾李化廷了。“儿子在有孩子前,和我开玩笑说等他有孩子了,我能有时间帮他看吗?没想到真的没时间。”孙素美说,现在儿媳把工作辞了,在家看着孩子,对儿子和儿媳还有自己的小孙子,她总感觉有些亏欠。
“老人身体好好的,比什么都重要。”李化廷能安度晚年是孙素美*大的愿望。
孙素美的善行也感动了村里不少人,大家没事也跟着来看老人,和孙素美一起为老人做被子、收拾屋子。“说实话,看着素美这么有爱心,自己挺感动的,现在没事我也喜欢去李化廷老人家,去帮忙做点事,减轻素美的负担。”同村的孙香荣说,老人晚年能遇到孙素美这么好的人,真是享福了。
“现在孙子还小,等着孙子大点了,上学了,儿媳也上班了,那时候我恐怕得去城里接送孙子上下学了,那时候老人这边肯定会跟不上,这可怎么办?”这个问题现在成了孙素美*大的担忧。她现在是尽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等到自己哪**真没时间了,希望能有人接她的班,好好照顾老人,让老人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