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观点认为,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们沉溺于虚拟世界,忽视了现实中的左邻右舍,导致邻里关系变得淡漠。不过,伴随着网络的广泛覆盖以及社交软件的普及应用,一些新型的邻里圈子已经形成并趋于完善。从业主群到社区公众平台,从线上延伸到线下……网络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
◎房子未建成就有业主群
“还没入住,我就认识了左邻右舍”
刘斌今年20多岁,从事设计工作,去年他在槐荫区经十路附近购置了一套房产,用作婚房。和大多数人一样,他根据业主**公布的QQ号,加入了业主群。入群前,刘斌还曾纠结过,“入群审核各种信息麻烦不说,关键是没用”,在他印象中,现代小区邻里间通常不怎么联系,但入群没多久,他的观念就被**扭转。
“从房屋开建到临近交房,群里人气没断过,一开始我还不怎么参与,后来不自觉融进去。”刘斌说,购房初期,对于公摊面积、容积率等问题,一些业主了解不多,常在群里提问,作为“智囊团”成员之一,他几乎是有问必答,在群内人气颇高。“还没入住呢,我已经知道左邻右舍是谁了。”刘斌自豪地说,群里目前已加了1000多人,昵称是用楼号、单元号等标注,一看就知道谁家住哪儿。
入群后,刘斌特意找到了自己的楼上楼下,发去了问候。“我的对门将会住一对年轻小夫妻,年龄和我差不多。楼上是一个大姐,到时他们一家三口会搬到这里……”刘斌说,他和自己未来的邻居们互留了联系方式,并建立了讨论组,常在群里聊天,虽还没正式见过面,大家已经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通过QQ群,刘斌还获得了意外收获——一群球友。“每周群里都会发起一些活动,踢球、打扑克,一次活动下来,大家就混熟了,还有幸认识了一众球友。”他说,如今每周只要有空,大家都会相约一起踢球,人多时能达好几十个人!
刘斌说,线上互动还不止于此,10月即将交房,装修等问题随之而来,一些从事装潢业的业主主动在群里支招,有的还能帮忙争取优惠。“群主特别对这类职业的业主进行统计,并做了一份表格,地板铺设、厨卫装饰等该找谁,一目了然。”他说,还没入住,一个虚拟的小区其实已经形成。
◎线上沟通带动线下互动
“QQ群相约**,小区终于通暖了”
在网络邻里圈中尝到甜头的,还有家住明湖天地小区的张文(化名)。
张文是业委会成员,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热心肠,对小区大小事务很上心。干业委会这些年,张文养成了个习惯,每天都会习惯性地上网打开 QQ,找到业主群,看有没有*新信息。张文说,小区刚成立不久就建了这个群,大家通过该平台沟通,咨询的、交朋友的,啥事都有。作为业委会成员,张文平时会把一些重要信息在QQ群发布,比如十一期间消防安全提醒等等。“线下宣传栏贴的通知,一些业主从**上去可能看不到,网上的信息保存时间长,可随时看。”
张文说,QQ群曾一度成为召集小区业主**的“主战场“。当年小区内供暖管道早已安装完毕,但家中迟迟不通暖,大家急坏了,纷纷在群里商量对策,后来有业主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活动。线上互动推动了线下的行动。所有业主拧成一条绳,先后召集了多次会议,找到了供热部门及开发商等多家单位,选派居民代表前去谈判,在强大的**压力下,小区终于通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