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峡山村医戴假肢行医十年

2014-12-21来源 : 互联网

家住峡山区的崔友良今年33岁,两岁那年,不幸患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双腿截肢。多年来,村民们从来没有戴“有色眼镜”看他,反而给了他很多帮助。后来,崔友良考取了行医证,成为一名乡村医生。他不忘乡亲恩情,只要村民有需求,不管天气多么恶劣,道路多么难走,他都会去为村民看病。对于一些困难家庭,他还不收医药费。

对家庭贫困者

医药费也不收

12月13日,记者来到峡山区王家庄街道新村崔友良的诊所,看到这间诊所大约40平方米,被分成三个房间:中间是“药房”和“门诊”,右侧是“*疗室”,左侧是他们一家三口的卧室,卧室里又分割出一个“袖珍”厨房。看到记者有些诧异,崔友良笑着说:“房子是租的,家里的老房子已不能住人。住这挺方便的,病号多晚来,我都能为他们及时看病。”

在记者采访时,多位村民过来拿药、打针,还有不少人打电话咨询问题。忙完一阵后,崔友良正准备坐下喝口水,村里一位老人打来电话说肚子疼得厉害。崔友良赶紧收拾了一下,骑上摩托车向老人家赶去。

来到老人家,记者看到老人正躺在炕上,很难受。崔友良先问了老人的相关情况,又娴熟地敲了几下老人疼痛的部位,说老人可能得了胆囊炎,建议先到医院做B超检查一下。

记者算了一下,从崔友良的诊所到这位老人家约8公里,但崔友良没有收取任何费用。“村里有几个老病号,友良会********检查,但对生活困难的家庭,他连医药费都不收。”老人说。

雪天外出看病

摔好几个跟头

“外出看病,再晚也没事,我就是怕下雪天。我的两条腿戴着假肢,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样灵活,有时下雪天出去一趟,要摔好几个跟头。”崔友良说,“但只要有人找到我,就说明人家信任我的医术,路再远再难走,我也要去。”

“有一年冬天,他出诊回家都已经是深夜12时了。我看到他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表情很难受,就一再追问,他才说摔了跟头。看到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当时我心里真不是滋味,但他从来没说过一句怨言。”崔友良的妻子张洁说,“我俩没谈恋爱之前,我也是他的病号。2005年,我****友良的诊所打过针。后来,我脚受伤肿得厉害,不敢走路。我就找到友良,问他能不能来我的住处打针。他的诊所离我的住处有一段距离,但他爽快地同意了,让我很感动。”

张洁说:“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越发佩服他,戴着假肢出诊,不管路多远多难走,他从没说过一个‘不’字。虽然当时我的家人反对我们的婚姻,但对他了解后,也就认可了。”

小时候失去双腿

村民都很照顾他

今年33岁的崔友良,是村民们非常认可的乡村医生,但之前他也饱受了常人没有经历的痛苦。两岁那年,他患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由于当时医疗水平有限,病情延误,他做了双腿截肢手术。小学和初中,崔友良都是在滑轮车上度过的。“我上学的时候,老师和同学对我都很好。刚上初中时,我接到通知被分到了6班,但开学时我又被调到了其他班级。后来我才知道,因为6班在二楼,老师得知我的情况后,主动把我调到一楼的班级。”崔友良说。

14岁那年,崔友良安了假肢。“这么多年,我腿脚不方便,但父老乡亲从来没有人戴‘有色眼镜’看我,反而给了我很多帮助。在我没有当医生之前,我也从没因为身体残疾而感到自卑,这是乡亲们给我的信心。”崔友良说,“我无以为报,只能用我的医术去为更多的病人解除痛苦。”

初中毕业后,崔友良报考了卫生学校。在校期间,他刻苦钻研,付出了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到镇卫生院实习。学成后的崔友良,顺利拿到了行医证,后来租用了沿街的三间平房开起了诊所,一干就是10年。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