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存款“失踪”原来是“被骗”

2015-02-08来源 : 互联网

近来,银行*额存款“失踪”成了网上一个热门话题。比如浙江杭州42位储户放在银行的数千万元存款“被盗”仅剩少许,永盛烧坊酒存在银行的1.5亿元“不知去向”,义乌、南京、湖北等地都出现储户存款“失踪”事件。银行存款真的会失踪吗?

所谓的“失踪”,其实是“被骗”

银行素有“三铁”之称,铁账、铁款、铁算盘,在各行各业享有盛誉。确切地说,上述存款不是“失踪”,也不是“被盗”,而是不知不觉中“被骗”了。

在案件告破之前,有人描述成“失踪”、“丢失”,好像很神秘的样子。其实诈骗存款的案件早已有之,既不新鲜,也不稀罕。随着ATM机、POS机、网银、手机等支付方式越来越普及,通过银行渠道或冒充银行诈骗成了一些骗子们的*选。

诈骗的形式,无非有三种

**种是社会人员诈骗。比如泸州老窑公司“丢失”1.5亿元银行存款一案。有数名诈骗分子合谋伪造银行**,编造假存款合作协议,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到公司上门开户,获取公司有关开户所需资料和印模,然后私刻假**,伪造开户资料,到银行办理开户手续,并使用假印鉴将存款全部转出银行。再如,某保险公司配送员上门服务,利用特殊POS机上的银行卡复制器,盗取客户信息,然后制成伪卡盗刷客户资金。还有人在街头卖超低价大米,诱使路人在其特制POS机上**……

在这类案例中,主要是客户未能辨别真伪,泄漏关键信息,导致资金被骗,银行似乎没有明显过错。当然,银行也有责任、有义务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银行工作人员有必要严格核对、明察秋毫,减少犯罪分子的可乘之机。

第二种是银行员工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诈骗。其常见的骗人诱饵是“存款利息高”。都知道银行定期存款年利率在2%-5%之间,活期利率不到0.4%,偏偏有人说存到某家银行的活期存款可以给10%-20%或者更高……馅饼真的会掉咱头上?想想都要醉晕了。

比如杭州那42位储户,中介骗子**给他们年利率13%,然后被领到银行对面的一个房间里,签定一份**书,内容包括“不开通短信提醒”“不开通网银权限”“不通存通兑”“不查询”“不提前支取”,更可笑的一条是“不对在银行工作的亲人朋友提起”……这个时候,怎么着也能想到这不是正常的储蓄存款吧?银行能愿意为这笔存款负全责吗?

发生内外勾结的诈骗案,有关银行必须对储户的资金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而银行为了自己的信誉一般会对存款本金和正常利息先行垫付;司法部门也会根据各方所负的责任作出*终裁决。但无论如何,存款的高息是不受保护的,而且损失部分本金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种是银行员工骗取客户存款。曾出现过银行员工诱骗储户多次输入密码,在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暗中将存款转出(看见了吧?银行内部是不可能查到客户密码的,只能靠你自己输入)。发生这种诈骗,你不用担心,银行会全部负责。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