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稳定,待遇还得好。”18日,在济宁市人才大厦举办的招聘会上,23岁的**说起对新工作的要求一点都不含糊,“月薪2500元以上,工作前景好,有双休。”与老一辈进城务工者相比,像**这样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的期许和看法截然不同。工作是否体面、发展前景如何,成为年轻一代的进城务工者找工作时的主要**。
诉求1:月薪低些没关系,关键要有发展前景
“说是业务员其实就是推销员,我再选选。”昨日上午,在二楼招聘区域内的一家商贸公司摊位前,来自汶上杨店的**一脸不悦地自言自语道。**说,他看着招聘展板上写着“业务员”三个字,就凑上前去仔细打听岗位的详细信息,但是一番交谈后,得知就是普通的推销员,所以他不看好这份工作的发展前景,决定再多看几家招聘企业。
**说,春节前,他刚从一家电子公司辞职,每月工资3000元。“厂子的工作环境不好,而且没有发展前景。”之前,**已经换了好几份工作,这次他想给自己找准定位,找份适合自己长期干下去的工作。在**看来,工作老是换来换去并不利于自身的职业发展,现在,他积累了不少经验,打算给自己做个职业规划。“刚开始月薪低些没关系,关键是要有发展前景。”
和**一样,嘉祥金屯女孩赵倩也坚持要找一份有发展前景的工作。赵倩去年毕业于一所大专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她想找一份销售工作。之所以从事销售,原因并非工资高,而是因为在销售的过程中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销售技巧、谈判能力等。赵倩说:“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后,我要在我们金屯镇上开一家蛋糕店。”
诉求2:在“家门口”打工,公司得给缴保险
1992年出生的苏华是邹城香城人,2010年中专毕业后,他和村里人一同去苏州打工,*早在一家电子厂里当工人。“**让加班,我就毫不犹豫地熬夜干活,每天休息时间很少。因为工资和工作量挂钩,所以刚开始并不感觉累,但是时间长了,越来越疲惫,干了两年就没有兴趣了。”苏华说,刚出去闯荡时,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对工作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时间长了,心里觉得空荡荡的。
为什么**出去打工了?对于记者的疑问,苏华笑着回答说:“过年时,我在老家结婚了,成家后,我就不想再跑那么远打工了。我找工作的条件很简单,就是工作环境不能太差、公司给缴保险,*好离家近些。”在苏华传统的意识里,男人成家后,就要想着为未来的家庭着想,在“家门口”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是他目前*大的心愿。
无*有偶,新生代农民工张鹏的想法和苏华一致,他在自助求职机前不断地刷新求职页面,希望能“刷”出一个中意的工作。今年25岁的张鹏认为自己不应仅仅是一名苦力,而生活也不只是赚钱,应当更加丰富。但对于未来,他还没有来得及规划,但期望还是一直存在的。他说:“我不想一直盲目地打工,有机会还是想找干净也体面些的活,签一个稳定的合同,有保险。”
诉求3:工作不仅是为了生计,更是为生活
与父辈进城务工人员不同,年轻一代的进城务工人员更加向往城市,也希望融入城市。他们思维更加活跃、视野更为现代。来自梁山的刘莎莎说:“虽然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不算城里人,但长期在外打工,对生活也有更高的要求,希望在工作、生活方面都能有一个更好的环境。”
刘莎莎告诉记者,村里与自己年纪相仿的青年很多都是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了,在城市里生活时间长了,对城市越来越熟悉,在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上也是准市民的状态。“我希望公司里有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宿舍里能上网,这样,我们可以多了解外面的世界。”“我们公司的办公地点在高新区,周边有多条去市区的公交车,而且宿舍里有网络,还有公共活动室和图书室。除此之外,每逢员工生日,公司还会送上生日礼物。”高新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招聘负责人靳女士在向求职者介绍公司的福利待遇时,专门强调公司的软件设施。靳女士说,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注重工作之外的业余活动,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很多求职者都很关心宿舍有没有网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急需新生代农民工,但是他们相对苛刻的要求让不少招工企业敬而远之。
相关新闻
招工企业有话说:新生代农民工不踏实,经常闪辞
在招聘会上,一些招工企业感叹年轻人太“飘”,而务工青年则认为,现在机会多,挑挑拣拣实属必然。不少企业坦言,在新生代农民工队伍中,“短工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下车间”一词似乎也成为父辈们的专有词。
一家专门生产机械部件的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基于工作需要,公司经常招用一些年轻的进城务工者,但是在多数求职者眼中,在车间里工作说出去不够体面。这位负责人说:“不少人一找到其他工作就跑了,有些甚至干了不到两三个月就走了,所以我们一直都在招人。”
在招工企业看来,新生代农民工工作不够踏实,对工作的要求多,年轻一代进城务工者找工作**是像父辈那样一心只为“挣钱”,更多的是对生活品质有了更多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