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列氢能源有轨电车青岛下线

2015-03-23来源 : 互联网

3月19日,世界*列氢能源有轨电车在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竣工下线,该车是继永磁现代有轨电车和混合储能式有轨电车后,南车四方在有轨电车领域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它的问世,填补了氢能源在**有轨电车领域应用的空白,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个掌握氢能源有轨电车技术的国家。


加氢一次可跑100公里

据南车四方总工程师梁建英介绍,氢燃料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是当前**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主流方向之一。氢燃料电池技术已在汽车业得到商业化运用,而在轨道交通领域尚处早期阶段,没有成熟的应用,尤其在有轨电车领域尚属空白。南车四方从2013年开始联合业内**科研院所,历时近两年的攻关,突破了将氢燃料电池应用于有轨电车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开发出氢能源有轨电车。

梁建英告诉记者,下线的氢能源有轨电车采用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其功能相当于一个“发电机组”,即在车载氢燃料电池堆里,通过氢和氧相结合的化学反应产生电流,源源不断输送电能,驱动有轨电车。据介绍,氢燃料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突出优势,车辆加满一次氢只需3分钟,可持续行驶100公里,*高运行时速可达70公里。 “按照目前国内有轨电车线路平均15公里的里程计算,氢能源有轨电车加注1次氢,至少可以来回跑3趟。 ”梁建英说,氢能源有轨电车全线无接触网运营,不影响城市景观,也无需沿途设置充电站,节约了整体投资成本。

真正零排放绿色环保

“这是现代有轨电车的一场动力革命。”梁建英表示,继接触网式有轨电车和储能式有轨电车之后,氢能源有轨电车的问世,开启了以新能源应用为标志的现代有轨电车“3.0时代”。

氢能源有轨电车不仅解决了常规有轨电车需架设接触网、普通储能式有轨电车续航里程短的“瓶颈”问题,而且,车载氢燃料电池的整个反应过程*高温度不超过100℃,不会产生氮氧化合物,**产物是水,因而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绿色环保。

据梁建英介绍,下线的氢能源有轨电车还应用了同步永磁电机直驱、铰接转向架两项****技术,具有传动效率高、启动加速度快、运营可靠、维护费用低、转弯灵活、曲线通过能力强等技术优势。

可2至5节灵活编组

车辆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可2至5节灵活编组,新下线的氢能源有轨电车采用3节编组,设座位60多个,总载客量超过380人。车辆还采用世界*先进的100%低地板技术,地板距轨面高度仅37.8厘米,无需站台,乘客抬脚即可搭乘。低地板技术还使得3节车的车门数量达到6对,有效分流了上下车人数。

车辆的车载储氢瓶采用碳纤维材料特制,*高可承受100兆帕,相当于1000公斤的气压,满足国际标准。同时,车辆设有智能检测系统,对氢燃料电池系统进行两级保护,安全可靠。车辆的碰撞标准则满足世界上*严格的EN15227碰撞标准。

有轨电车成城市公交新宠

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建立低碳环保综合交通体系的需要,现代有轨电车正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新宠”。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已先后有上海、天津、大连、沈阳、长春、广州等城市开通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全国多个城市规划了200多条有轨电车线路。据不完全统计,到2020年,国内的有轨电车线路将超过4000公里。

据了解,南车四方通过技术创新,在现代有轨电车技术平台上,已形成了永磁现代有轨电车、混合储能式有轨电车和氢能源有轨电车系列化产品。氢能源有轨电车作为一种“纯绿色”的交通工具,以其城市适应性强、节能环保、**便捷以及能源的可持续性等优势,为城市公共交通提供了一种新型解决方案,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环境污染,有重要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南车有轨电车有三类

永磁现代有轨电车:2014年2月17日在南车青岛四方下线。采用世界上*先进的永磁电机驱动技术,重量轻、效率高、噪音小。同步永磁电机直接驱动,转向架无传统的齿轮箱,体积小,传动效率高,启动加速度快,运营可靠,维护费用低。人均能耗约相当于公交车的1/4,小汽车的1/10。

混合储能式有轨电车:采用国内*创的超级电容加蓄电池混合储能系统,车辆只需充电10分钟,便可在无接触网状态下行驶7公里,一次充电就可实现在全线或部分区段无接触网运行,**环保。

氢能源有轨电车:采用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的一种新能源现代有轨电车。车辆不依赖外部送电,通过氢燃料电池供电实现持续运行,全线无接触网、变电所等系统,具有零排放、**能的优势。充氢3分钟,可持续运行100公里,*高速度达70公里每小时。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