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爬坡能越障的机器人小车、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数学模型、全程自己编程制作的环保植树机器人……在岛城的校园里,无论是课堂上、选修课上、兴趣小组里还是机器人实验室里,经由学生们的手打造出来的机器人,早已经达到了让**惊艳的程度。借助这些灵巧的机器人和**的编程,这些岛城学子有的代表省队参加全国比赛,有的保送北大、清华,他们用自己的成长轨迹,见证了教育信息化对学生成长方式的进一步扩展。
学生设计智能机器人
在青岛立新小学每周四下午的选修课上,乐高机器人兴趣小组显得格外受欢迎,一群二年级的小学生,经过几次课程的学习,就可以按照基础的程序设计,制作完成初级的机器人。而在青岛台东六路小学里,同样由学生设计的机器人,则可以完成加速行驶、上坡、转弯、停泊多个功能。对青岛李沧区第二实验小学的3D打印兴趣小组的高年级学生来说,自己建模打印出来的3D模型,早就达到了艺术品的级别。
智能机器人不仅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构架“未来世界”,对高中生来说,更是改变了他们的成长轨迹。青岛58中高二的项锐和郗岳,设计制作了全自动荒漠化*理系统,在这个月刚结束的山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一举夺得了**,今年7月份,将代表山东队出征全国赛。青岛2中的郑远航高一时参加全国信息学竞赛,获得**当年即被清华大学相中,成为了今年青岛**一名保送进清华的高三生。
全国大赛成绩傲人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近三年来,我市教师在全国信息技术与融合应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0多人次,学生参加全国信息学竞赛获得**4枚、一等奖119人,保送清华、北大等全国名校近百人。在上一届全国机器人比赛中,崂山四中代表我省获得全国一等奖。而在今年7月份举行的新一届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青岛58中的两名学生又将再次出征。
“现在虽然奥赛****拥有直接报送资格,但在参加各个知名大学的自主招生,强大的优势仍然存在。”一名高中老师向记者透露,对于信息奥赛和机器人大赛,青岛学生一直有着优良的传统,很多学生都是从小学开始就接触到机器人,等到了高中经过较为系统的训练,掌握的能力甚至可以媲美大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决赛中,来自青岛的小选手获得了NOC活动的*高奖项——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创新奖。2014年全国新媒体、***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比赛中,我市获一等奖6人,二等奖3人。
将制定“互联网+”方案
在本月下旬举行的**教育信息化大会上,青岛市教育局局长邓云峰介绍说,青岛教育信息化在已经取得的成绩基础上,还将制定实施“互联网+”系列行动方案,将通过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教育(一卡通)中心管理平台,探索以大数据为教育教学提供支持和服务的方式,构建“数据支撑、智慧互联、**均衡”的青岛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
一方面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向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延伸,全面建立覆盖各类教育的信息化标准,推动设备配备及应用实践,尤其是重视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和学前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向社区教育、**教育延伸,下一步青岛将以青岛开放大学为依托,推进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和“青岛全民学习网”建设,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个性化学习支持,推动**教育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