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品店商业模式的发展到底如何

2015-09-04来源 : 互联网

餐饮业的小伙伴们可以看到、听到、感受到单品店的崛起。

前两天去看展会,单品店的展位都是场子里*热门的。

单品店,其实可以看成是街边小摊的升级版。

在土家饼以前,没人想到能够一个烧饼竟然能够玩到这么大。05-06年,土家饼曾经风靡全国,不**统计,一年间至少有2000家。

当然,现在已经几乎看不到了。

(附图为而今基本找不到的土家烧饼)

近两年,还出现过什么叔叔爷爷阿姨奶奶七大姑八大姨的芝士蛋糕。然后全国各地各种山寨,一哄而上,很快也进入了低谷。

再后,就出现了而今再次满大街的烤猪蹄。忘了去年在哪里**眼看到烤猪蹄,已经注意到这个可能会是个***。经过10个多月的追踪观察,必须愉快地告诉小伙伴,烤猪蹄项目,在一线城市的周期,已经从10个月、6个月、3个月、缩短到了1个月。

**是三个字:为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去排队?

分析单品店项目,这是个必须要问到的原点问题。

答:**种因为体验后感觉不错再度消费,第二种因为看到了很多排队的人。第二种的情况,要远多于**种。

羊群效应,永远是消费心理的重要诱因。

顾客为什么会选择去排队?

商家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把内功练好,靠用户口碑来传播,还出现了很多寅吃卯粮的方法”,比如:放缓生产速度,切割消费流程,甚至有网传的雇水军排队。

只要出现排队,必然引发更多的人去排队。

(附图为而今人影全无的某叔蛋糕)

问题是,然后呢?

绝大多数单品店的回头客正越来越少。

为什么回头客会越来越少?

两个原因:

1、因为排队,提高了消费者的预期值,而产品口味却未能高于预期值。

我们知道,满意度=预期-获得。

同样的获得,预期越高,满意度越低。

成也萧何败萧何。

排队既是单品店的优势,又是*大的短板。

2、单品店只是让产品跟用户建立了关系。

在供严重大于求的餐饮市场,用户面临太多的产品选择,又被其他产品带”走了。

有开始就有结束

关于单品店项目,有一点可以看到,生命周期都比常规的要短。可以理解为高曝光度缩短了项目的生命周期。

所有项目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有开始就会有结束。

功的总量是不变的,要****周期,也有人采取香港地区单品店每日限量的方式。

但是有趣的市场悖论是,旁边300米处也开了同样的店,你家若限量,别家卖全天,谁会先死?

比较大的可能性,就是两个都一起死,只是一前一后而已。

(附图为福州路开业仅红*一周后一个月就转让的烤猪蹄店,目前已转让)

单品店从某个角度来看,就像淘宝的**,但是亲请表忘记,**商品是低毛利零毛利甚至负毛利的,**是用来给店铺引流引向购买其他商品的。单品店就一个单品,还能够引导到哪里去呢?

比如85开业促销的1元咖啡,就是个很好的**策略,用限时段的1元咖啡吸引用户排队,引向购买店内其他商品。

单品店,如非依靠内功建立口碑来传播,而是靠外力产生排队的,生命周期只会越来越短。

市场已经开始对单品店产生了审美疲劳。


标签: 开店经验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