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在自家的小院里,69岁的李庆云老人正和邻居韩玉华老人一起忙活着自己的绝活——拉沓饼。
“拉沓饼的面是冷水面,但这个季节天冷了,不能直接用凉水,得用温水,这样和出来的面才匀和……”李庆云一边和面一边说。只见她一手扶着盆,时而往盆里加些水,另一只手不停地在盆里来回地揉搓面团,转眼工夫,一个软硬适宜的面团就成型了,而老人的手上和盆里竟未沾丁点面粉。
记者夸赞李庆云老人和面手艺**,旁边的韩玉华老人接过话茬说:“那当然,她可是擀拉沓饼的老手了,我们十几岁的时候就认识了,那时候她擀的拉沓饼就非常好了。后来一起上山下乡的时候,还经常吃她做的拉沓饼。从乡下回来,她就擀饼卖,**擀100多斤的面粉啊!”
“面和好后,得让它‘醒醒’,这样等会儿擀饼的时候面团才滋润。”李庆云告诉记者。等待“醒面”的时间,韩玉华老人去院里支起面板,搬出鏊子,点上*,等待烙饼。
大约20分钟后,面团醒好。韩玉华老人也已把*生好,小院里升起薄薄的炊烟。炊烟之下,李庆云坐在面板前开始擀饼。只见她将小剂面团边转圈边用拇指按出一个凹坑,往凹坑里放进生面粉,然后两手捏着凹坑边缘旋转。旋转到一定程度后,将面团像包包子一样包起来,之后再用手压平,*后用擀面杖擀到鏊子一般大小。“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是有门道,现在年轻人会做这东西的不多了。关键是添面粉这步,坑要挖得不正不斜,不深不浅,不然面粉就漏出来了。”李庆云说。
李庆云将饼擀好之后顺手扔在鏊子上,不一会,饼上就有热气飘散,更加奇妙的是,饼开始慢慢儿膨胀,中间形成了一个空心,小麦的香气也开始飘散在空气中。
“*要慢,*大了容易煳。饼要勤翻,翻饼的时候还要小心,别戳破了,不然就鼓不起来了。”韩玉华告诉记者。
据潍坊市民俗**于家干介绍,拉沓饼是潍坊传统名吃,也叫“璞饼”,是当地人喜爱的一种家常面食。其主要特点是麦香味浓、充饥。但如今会制作此饼的人已不多,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两位老人一个擀一个烙,合作很愉快。看着一个又一个圆鼓鼓香喷喷的拉沓饼出锅,李庆云深有感触地说:“我擀了五六十年的拉沓饼,也吃了五六十年的拉沓饼,真不希望它以后就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