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莱西市沽河街道长清村的隋英兰家,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面食香气,面板上一个个花式各异的馒头煞是好看。52岁的隋英兰,自小耳濡目染母亲在村里做各式花馍,对花样馒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和热爱。
“小时候,村里农妇都会做花样馒头,我母亲手艺特别巧,尤其捏面花,村里的红白事都爱找她去帮忙。她做花样馒头时,我总会在跟前看着,她就做些小鱼、小鸟之类的给我。”隋英兰说,“看着母亲的手在面团上随意捏几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面花就出来了,这使得我对学习制作花样馒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我的母亲就是我创作花馍的启蒙老师。”
花样馒头制作工序看起来比较简单,但要做好,也是件费心费力的事。
隋英兰介绍,醒馍时,要掌握好时间和温度,**不变形、不干裂、湿润光滑;揉好面以后,就要进入花样馒头制作的关键环节捏形了。捏形的好坏全靠人们的手劲来掌握,经过擀、剪、搓、压、印等,造型简单的,用剪刀或筷子直接压出花纹就行;造型复杂、体积较大、层次多的,就需要分层制作,用竹签连接。
蒸制时要控制好*候,蒸出的馒头才能熟透而又不变形、不起泡。据了解,隋英兰制作的各种形状的花样馒头有20多种,不同形状的馒头象征着不同的寓意,比如老虎象征着虎虎生威,燕子象征着吉祥如意,穗子则象征着平平安安。
“只要眼睛一看,或者用手一摸,甚至从拍打面团的声音我都能感觉出出锅时馒头的好坏来。”这是隋英兰的“绝活”。为了让花样馒头更好的保持原汁原味,隋英兰仍然坚持纯手工制作。她说:“手工揉出来味道好,能吃出麦香味来,我们不加任何添加剂,全是生引子,我们这个引子**生两次。”她每天凌晨就得起来发面、做馍、蒸馍,一年四季都是如此,这也是她的花样馒头俏销的原因,不仅分量足、味道好,还有传统手工馍人的勤劳和诚信。隋英兰做花样馒头有十七年了,平时每天要制作五六十个馒头,每天能收入200元。目前,隋英兰的手工馒头已在周边村里小有名气,十里八乡的人都慕名前来购买。
“为了保持老味道,我们必须全部手工制作,很多人来学一两天就不来了,都觉得太累。”虽然很多人在看到花样馒头时都会发出“很美、很漂亮”这样的感叹,但是在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的今天,年轻人只停留在欣赏的角度,**热衷于学习这一传统的手工技术,隋英兰目前正考虑如何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项老手艺,**如此带有传统意义的花样馒头不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