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传奇的一生却是苍凉

2011-08-26来源 : 互联网

张爱玲的影响历经半个世纪而不衰。她的生平本身到底潜隐着怎样的魅力,以及她的作品到底写出了怎样的情愫,才如此打动不同时代不同时空的中国人的心? 只有这个因为慈悲,所以懂得的女人才能**出如此多的**。

张爱玲身上辉映着三个朝代的影子。她的家族背景使她与中国*后一个封建王朝产生奇妙的联系,而她自己的身世,却与**年代的战乱,****时代部分知识分子的自我放逐密不可分。至于她的作品,无论题材怎样变化,生活怎样变化,主题永远是“荒凉”,一种深入骨髓的“荒凉”。

翻开张爱玲的作品,无论是散文《流言》,还是她的小说,大都透着一缕苍凉。其实,平心而论,古今中外大凡名人的作品,令人刻骨铭心的大都有着一种苍凉感,即便是美,也往往是一种催人泪下的凄美。只是张爱玲作品的苍凉,与鲁迅、曹雪芹、卡夫卡小说的苍凉有着不同之处。

鲁迅的小说、散文写的也是人世的苍凉,那种苍凉是由于传统的腐朽、人心的麻木和对于人性觉醒的强烈期待而产生的。在鲁迅笔下,人的世界布满了鬼影,阴森而寒冷,人的声音在野地里如狼孤*地长嚎,这是鲁迅体察到的苍凉,是一个启蒙主义的思想家在时代的转折关头对于生活的*到捕捉。

《红楼梦》的繁体字衬托了另一种苍凉:贾府的繁华只是昙花一现,散场是时间的必然悲剧,宝黛的少年时代一过就被逐出伊甸园。家庭发生的变故,也已经是发生在黯淡没落的整个封建社会里。

在现代西方社会的背景下,卡夫卡的小说充满着恐怖的苍凉,人在资本论体制的惯性中丧失了一切的自主意识,成为“动物”;而世间的一切规则和机构,就像无法进入的封闭的迷宫般的城堡,让人感到惊惧恐怖。

鲁迅、卡夫卡的苍凉带有语言色彩,是思想家深邃思想的产物。而《红楼梦》的苍凉则带有日常色彩,是作家生活体验的产物。

张爱玲无疑是近于《红楼梦》的,她作品中苍凉感是建立在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描述上的,而且是对日常细则的不厌其烦的描述上的。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里有一段概括:“遗老遗少和小资产阶级,全部为男女问题这恶梦所苦,恶梦中是淫雨连绵的秋天,潮腻腻的,灰暗、肮脏、窒息与腐烂的气味,像是病人临终的房间。烦恼、焦急、挣扎,全无结果。恶梦没有边际,也就无从逃脱。零星的折磨,生死的苦难,在此只是无名的浪费。青春、幻想、热情、希望,都没有生存的地方。川娥的卧室、姚先生的家,封锁起来的电车车厢,扩大起来便是整个社会;一切之上还有一只瞧不起的*手张开着,不知从哪儿重重地压下来,要压瘪每个人的心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张爱玲的作品中细节是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一切对人生的笼统观察指向虚无。

张爱玲的一生是**,张爱玲的魅惑如流言。她是清朝重臣李鸿章的曾外孙女,家族的纷繁变迁留给她的是满目苍凉;她是胡兰成有名无实婚恋中的一支插曲,个中有多少恨又仍有多少不了情?《金锁记》中的金锁今天还在困惑着人们,《倾城之恋》的缠绵透彻依旧剪不断理还乱……漫漫半世纪,张爱玲仍是诱惑人们释读却难解的谜。

小编寄语:张爱玲的苍凉是一种悲观的感叹,一种女性化的敏锐细腻的感叹,时代、国家、革命等一切大的题目都被浓缩在家庭生活的一幕或一角;社会的波澜壮阔是遥远而短暂的,**的是那些平凡的男女间的悲欢离合,其间的曲折跌宕才是生命的真谛。张爱玲作品的苍凉感是一种悲剧性的苍凉:凡是苍凉的,就一定是悲剧的,但悲剧不一定都是苍凉的。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