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创业

2014-06-13来源 : 互联网

我曾经梦想过成为医生、侦探、远洋世界的海员、战地记者……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福利房的主导地位让位给商品住宅,以1999年为例:商品房市场占有率超过85%,非商品房不到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脱离体制,他们的工作、收入、福利、住房也都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这些不享有**、经济和文化特权的白领、蓝领、自由职业者和中小工商业主是现在、未来住宅市场的主流消费群体,他们占城市居民的大多数,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为城市的平均水平。

商品住宅从面向少数群体的“**消费”转向普通人的“大众消费”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许多住宅开发商没有注意这一趋势,仍盲目开发**、中**住宅,导致城市商品房空置率**不下。顺应住宅市场的变化,关注普通人,开发城市普通居民住宅,是新老开发商共同面临的课题。

六七十年代乃至80年代,中国城市曾大量建造的“*柴盒”行列式住宅,已经被市场否定,取而代之的是注重绿化居住环境、关注建筑立面、美观、舒适的住宅。但换一个角度看,“*柴盒”行列式住宅却是用较小的资源解决城市普通居民住房的*佳选择,有其经济上合理的一面。

在90年代流行的住宅小区,无论配套环境公园化,还是住宅空间的无限扩大化、住宅装修**化、卫生间重复化,都表现出经济上的不合理。比如,从公用厕所过渡到单套住宅配备卫生间,是城市居住文明现代化的标志之一,问题是:单体住宅配置两套、三套甚至四套卫生间是合理的吗?万科曾考察过日本的**住宅区,惊讶地发现,很少单体住宅配置两套以上的卫生间。日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多少?中国内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多少?为什么我们的住宅卫生间配套这样“**”呢?

可见,我们的商品住宅存在经济上的极大不合理性。在迎合“新富”消费群体时期,这种经济不合理性能满足消费虚荣的需要,而面对普通消费者,无论从个人的消费能力,还是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都是不可取的。面对普通人,应该反省住宅开发中的贵族化倾向,以舒适、实用、经济为前提,提供满足普通居民需求的产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贫富的两极分化也不可避免。开发商开发的别墅区、**住宅区和未改造的老住宅区则凸显了城市居民贫富的两个**。城市规划者在考虑如何减少这种差异造成的社会紧张,有社会责任感的开发商也应该考虑如何通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使不同收入层次的消费群体能够和谐共处、共享城市文明的成果。

房地产开发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区,从地理气候、历史风俗到消费心理、生活习惯、社会构成都有差异。这种情况下,公司各项目之间、项目与公司之间的品牌形象连接往往是脱节的。

在消费者头脑中,开发商不存在明显的品牌差异。他们对开发商的印象基本上都来自居住楼盘的体验、**报道甚至仅仅是对开发商名字的联想,对品牌的认识非常模糊。除了一些把公司名称嵌入项目名称的楼盘,大多数消费者无法把楼盘项目与其开发商联系起来。

尽管如此,万科还是执意要在这个品牌效应较弱的行业中建立品牌。

1988年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经过十几年发展,万科的产品和服务在社区规划、环境景观、产品设计、格调、物业管理、售前售后服务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初步赢得业内同行和消费者的口碑。在这种背景下,万科推出了自己的**代品牌口号:建筑无限生活。几年后,又推出第二代品牌口号:让建筑赞美生命。有人说,万科的品牌口号和随后其他开发商推出的品牌口号比,鲜明地突出了“建筑”,张扬了人对建筑的热爱。听到这个说法,我的反应是一愣,因为一开始,我对房地产、对建筑,是**没有感觉的。

甚至“企业家”也不是我*初的职业梦想。我曾经梦想过成为医生、侦探、远洋世界的海员、战地记者……却从没想到过成为一个企业家,更不用说成为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家了。

在我的阅读体验中,不管是**的著作,还是日常的纸媒,房地产总是和“贪婪”、“**”、“驱逐市民”、“破坏城市记忆”联系在一起,这与我的自我期许相去甚远。个人现实与时代背景之间密不可分:成长于一个造就企业家的时代,我“顺势”成了一个创业者。1988年,万科从威登别墅项目开始进入房地产行业。我之所以作出这个选择,是出于理性抉择,看中它较低的进入门槛与未来的发展前景。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