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护鸟志愿者张世平向本报党报热线反映,在胶州湾河套湿地里一些野生水鸟的鸟蛋被人捡走或破坏,导致今年在此繁殖的水鸟繁殖失败。接到市民热线后,记者赶去现场进行了一番调查。
7月3日,记者乘车沿环湾路进入青兰高速,从河套立交桥下来,再沿着公路向东走,便到了大片有养殖池的滩涂地。养殖池水比较浅,有的池子已经干涸,表面泛有白色的盐粒。十几只野生水鸟在空中盘旋,叫声此起彼伏。
“这处野生鸟类繁殖地,*开始只发现了反嘴鹬,后来又陆续发现了黑翅长脚鹬、环颈鸻、白额燕鸥、普通燕鸥、须浮鸥、红嘴*鸥、鸥嘴噪鸥、斑嘴鸭等十多种鸟。进入5月,很多水鸟在*大的两个盐池中进行了繁殖,我们估计能有几千只鸟蛋,”张世平介绍说,从四月份发现这处野生鸟类繁殖地后,青岛的护鸟志愿者就不定期地过来查看鸟儿的生长情况。
顶着烈日,记者和张世平等人进入一处盐池,在池子边上的石块高地上,走几步便可见到野生水鸟搭建的鸟窝。鸟窝大小不一,里面铺着一些小贝类。在近一千米长的巢区里,密密麻麻有近二百个窝,没有看见一只完整的蛋,只看见几只摔破的鸟蛋扔在路边。“从里面残余的蛋黄看,这不是正常孵化出的蛋壳,”张世平说。
随后,记者来到另一处蓄满了水的池子,没走几步,便看到在池水边扔着的大量破损的鸟蛋壳。有的蛋壳中成型的雏鸟尸体已经被风干,有的蛋壳里满是残留的蛋黄。
“在近百米长的池边,几百颗鸟蛋葬身在此,这肯定是人为破坏的。”在池边草丛里找到的一个塑料袋印证了张世平的观点。在这个透明大袋子里,装有上百只破损的鸟蛋,在炎热的天气下,发出阵阵恶臭。
张世平告诉记者,在6月22日的一次观测中,志愿者们发现巢区遭到人为破坏。“我们进去巢区查看,发现**个巢区的鸟蛋被全部捡走了,而另一个巢区的蛋则被全部破坏。”因还未到天气*热的时候,鸟儿还可能会再繁殖一次。志愿者们便决定就地扎起帐篷,保护鸟儿能继续繁殖。
经过数天蹲点观察,张世平等护鸟志愿者们发现,的确有当地居民会来此捡鸟蛋。“有**下午,我们用望远镜看到有人进入了巢区,就赶忙跑过去制止,是一个大人领着小孩在捡鸟蛋。经过我们劝导,他们把鸟蛋放了回去。”
张世平说,这里之前是大片的湿地,长有很多芦苇,是野生鸟类重要的繁殖区域。近年来随着湿地范围减少,在此繁殖的水鸟越来越少。
“一次次繁殖不成功,鸟儿就会放弃在此继续繁殖,飞去其他地方了。这会儿的水鸟数量,已经比5月份的时候少了许多。”张世平说。
去年颁布的《山东省湿地保护办法》明文禁止“擅自猎捕、采集国家和省**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捡拾、破坏鸟卵或者采用灭绝性方式捕捞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等。”“违规捡拾、破坏鸟卵或者采取灭绝性方式捕捞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的,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在该区域,记者看到了相关执法部门在此张贴的宣传牌和标语,上面写着 “爱鸟护鸟是人类美德”“候鸟繁殖区,闲人莫入”等字样。采访当天,记者在一片芦苇地里还看到了一位在此捡鸟蛋的居民。
7月3日下午,记者将采访到的情况反映给青岛市***,对方称之前已经知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