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广饶发现一战华工日记 珍贵日记话尽一战沧桑

2014-08-03来源 : 互联网

100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从1916年5月开始,当时的中国政府曾经向以英法两国为代表的协约国输送过14万华工,驰援欧洲战场。

也就在这一年,时年36岁的广饶人蒋镜海成为了这十数万人中的一员,在欧洲期间,蒋镜海在工作之余,写了一本日记。时光荏苒,老人早已不在人世,而这本饱含中国华工艰辛的日记,却被其后人成功保存了下来。

后人整理书籍时

发现珍贵日记

7月24日,记者来到广饶县的蒋德山老先生家中,他向记者展示了这本有着特殊意义的日记。一本小日记,不仅是其祖父蒋镜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区见闻,也记录了100年前那个风起云涌年代中,中国人的屈辱和觉醒史。

“九月里菊花黄寒风又凉,可叹俺华工人缺少军装,合同上言明是一概都有,为甚么天冷了不换军装……”80多岁的蒋德山老人默默地念着,这是其祖父蒋镜海的日记中《十二月歌》中所记载的文字。“以前在箱子里搁着也不知道,整理书籍的时候整理出来的,祖父留下的东西还有很多。”蒋德山老人说。蒋镜海遗留的日记是一个13厘米长、8厘米宽、300多页厚的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其中《十二月歌》,把华工的苦难经历,描写得感人肺腑。

“这些华工大部分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尽管他们对一战作出重大贡献,由于各种原因,关于他们与一战的历史却逐渐被人们所忘却。现在人能够知晓这段历史的,已经不多了。”蒋德山说,1917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祖父等众多华工漂洋过海远赴欧洲,他的爷爷读过书上过学,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了,这本日记,就是他在法国做华工的这段时间内断断续续纪录下来的。

据蒋德山介绍,他曾经专门针对一战期间华工赴欧的历史进行过调查,“现在这方面的资料不多,我听爷爷说过,老家当时一个村就去了他们6个,而当时华工赴欧征人来自多个省份,我估计仅山东可能就超过万人。”蒋德山介绍,由于当时的国人文化水平不高,多数被招募去往欧洲的劳工是文盲。这也是这段历史缺失的一个原因,而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蒋镜海老人留下来的华工日记也就更显弥足珍贵了,

日记中明确记载

参战国的伤亡人数

“正月里梅花开迎接新春,闻听说大英国来招工人,修铁路保马路整理房舍,绝不派战斗事扛炮当军……”从他的日记记述中可以知道,蒋镜海及其他华工从青岛坐船出发后,经过了两个多月才到达法国的华工分发地,他们是以去当地修铁路等理由为名征过去的,在法国的三年中,却大部分直接被送到欧洲战场上去当劳工,不少华工客死他乡。

记者翻看这本充满“沧桑”的日记,里面记录的东西很多,有蒋镜海用生疏的笔画,记下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英文短语,还有用他自己特殊的方法,简单学习法语时的痕迹。也有他在当时所写的很多诗歌与短文,对战争不同阶段,各个参战国的伤亡人数也都有明确的记录,“他可能就是看到当时的报纸上的报道后,所记录下来的。”蒋德山说。除了简单的数字记录,从日记中还能发现,蒋镜海对战争所带来的死伤所表达的痛惜之情,更有对华工在战场上死亡的直接描述。

日记中有一段文字,大体意思是:在华工的一处营地中,有十几名华工围聚在一起露天就餐,忽然一声巨响之后,刚刚还凑在一块吃饭的华工已经全部牺牲了。原来,在华工吃饭的地方附近,德军在撤退时埋下了炸弹。蒋德山介绍,那时候劳工们挖战壕、送炮弹、抬伤员,也有在工厂里做工的,也有的种地,自己的祖父在日记当中,记录了一些生活中的苦楚。“西历一千九百一十八年,十一月十一日十一点整,阴历十月初八,欧战告终。现将列国死伤人数列后,俄国死一百五十万……”在日记中,记者看到,蒋镜海用繁体字工整的记录了一战结束时的情形,并写了小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结束的喜悦。

参与组建旅欧同人会

回国后创办学校

蒋德山老人还找到了日记中记载的有关当时华工的一些规定章程,他说:作为华工中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祖父蒋镜海与人组建了旅欧同人会,制定了《旅欧同人会简章》,把在欧洲的华工组织起来,互相帮助。日记中记载的《旅欧同人会简章》,证明华工在外国时有自己的组织,或许是这方面唯一的一个记录。

在蒋镜海的日记里,有的只是纯粹的琐事记载,但在字里行间,我们已经能从老人的笔尖下,感受到在那个屈辱年代,西方列强对华人的轻视,以及我们中国人的自强之心,日记里有这么一段文字,“民国八年七月十九号,法人菜园葱、蒜、芸豆等被人偷窃甚多,园主告之法国巡捕。巡捕领园主先至BC队各工人寝室(中国人的宿舍),搜寻一遍而无有。寻至英人寝处则葱、蒜等等连叶带蔓而翻出十三袋之多。甚矣,英人之不知耻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国贫民弱,连普通的华工也被当做劣等人首先被怀疑。

蒋镜海先生在法国服役三年时间,于1921年回国后在本村创办沟头小学,村内有2大亩庙地,由他耕种,不缴租税,作为小学经费和对他的报酬。蒋镜海是义务教学,并且一干就是十多年,培养了大批人才。上世纪4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民不聊生。经人介绍,蒋镜海前往周村教会学校—培德中学任语文教员2年。这时的中学语文,多是古典文学,他借授课之机宣传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学生不当汉奸,深受学生爱戴。解放后,他自学中医成材,热衷于为百姓义务看病,特别是对眼科深有研究,为许多人医好了眼疾。老先生著作颇多,有《子书聊解》、《学医悟要》、《为人修养法》、《愚学集》等。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