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区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风景区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因为有马踏湖,淄博才称得上南山北水,淄博的秀丽山川里才多了一份诗意。
马踏湖地处桓台县北部,小清河南岸,湖面100平方公里。孝妇河、乌河、猪龙河等我市主要河流均汇流于此,造就了我市面积*大的自然湿地系统。
马踏湖因齐桓公大会诸侯、重兵列阵、马踏成湖的传说而得名,风光因水成景,以小桥流水人家、港汊水道纵横、村居舟楫相通、苇荡碧荷连绵的水乡风光而著称,既有天上人间的静美,又不失人间烟*的温情。历朝历代,无数文人骚客以*具的慧眼发现它的美,用美妙的诗句赞美它迷人的风光。苏东坡曾泛舟湖上,留下了“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缎,纵教匹练写秋光。”的名篇。这也是马踏湖别名锦秋湖的源由。清代**文人王渔洋也曾用“鹅鸭城边望不稀,汀洲水涨荻芽肥。慕容事远伤春暮,斜日金鹅接翅飞。”的诗句来赞美家乡的湖光水色和风物特产。泛舟碧波,穿越苇荡湖沼,建于清代的五贤祠现于青丘之上,里面供奉着颜蜀、鲁仲连、辕固、诸葛亮、苏东坡等五位先贤,他们或曾在马踏湖游历流连,或曾在这里耕读终老,为这片美丽的水域增添了文化气息。
马踏湖风景名胜区久有盛名,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老”景区,但又是一个充满变化与活力的“年轻”景区。说它“老”,是因为马踏湖早在1985年就被省**设立为**风景名胜区,是我市成立*早的**风景名胜区。说它“年轻”,是因为马踏湖在城市探索与发展的过程中,历经水体污染、环境退化的曲折后,在生态文明的曙光照耀下,迎来了新的机遇与辉煌。自2010年起,结合小清河流域综合*理,启动了马踏湖湿地公园建设和风景区景观提升工程,以污染*理、水道清淤、增加蓄水、退耕还苇为**,保护和**湿地生态环境与水生植被群落,改善风景区的生态环境、景观环境和村居生活环境。工程启动3年多来,**芦苇5000亩,新增绿化4000亩,增加蓄水量300万立方,疏浚河道14公里,湖区27个村落全部实现水道相连、舟楫相通,“江北水乡”的面貌重又焕发了光彩。
因为马踏湖风景资源的*特性,一直以来都是我市风景区管理的**,市县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编制了马踏湖风景区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机制。目前,风景区管理部门正着手修编新一轮马踏湖景区总体规划,在立足湿地资源、风景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让更多的百姓能够亲近马踏湖,感受如诗如画的万顷碧波和水上人家的*特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