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最近几天,大片海蜇开始在岛城沿海海域出现,数量越来越多。昨天,记者看到,八大峡深水区发现的最大海蜇直径达70多厘米,各大浴场均有游客见识了海蜇“发威”,仅第一海水浴场一天就能打捞一两千公斤。记者探访发现,大多数游客集中在浴场的浅水区游泳,有些游客游泳时动作太大,一不留神就被身旁潜伏的海蜇蜇伤。 □记者 张译心 实习生 于田田 王聪
一小时10名泳客被蜇伤
昨天下午2时,记者在一浴医务室看到,一名中年女游客的腿上涂了药膏,正坐在椅子上休息。她指着泛红的双腿说,这是被海蜇蜇伤的,“今天上午我也看到有人被蜇伤了,没想到自己玩起来没注意,也中招了。 ”短短的一个小时内,有十名游客前来向医生要治疗蜇伤的药膏,涂抹受伤部位。“本来就是想痛痛快快地过来游泳,这一伤了,就不敢再下水了。”一名年轻男游客的左腿有点一瘸一拐的,“我一开始不知道,还使劲儿挠了挠,现在更疼了,不知道是不是恶化了。 ”
“现在还不到被蜇伤的高发期,去年一天最多的时候就有近百人过来求助。”医务室的医生介绍,根据经验,一旦被海蜇蜇伤,一定不能用淡水冲洗,不然会促使刺胞释放毒液,加重伤情。一般用干净毛巾快速擦去毒液,涂抹明矾水这种特效药,或者是酒精、碱性洗液,然后晒晒太阳,三天之内不能饮酒,或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红肿。更不能在这期间食用海蜇,以免增加体内的毒素。
水温适宜海蜇“发威”到9月
“最近我们浴场的水温保持在24、25℃,海蜇很适应这个温度,繁殖得比较快。海蜇出没的区域不固定,不少游客都是在浅水区被蜇伤的,蜇伤以后非常难受。”一浴搜救队一区区长李岗告诉记者,八月初到八月中旬是海蜇的频繁出没阶段,一直持续到九月初还会“发威”,预计今年8月10日前后,海蜇的“攻势”会更加猛烈。
据介绍,海蜇怕太阳直射,通常会躲在海水里不轻易露头,当游客游泳时搅动海水,使海蜇被迫浮出水面,就会“激怒”海蜇反击。其实海蜇是怕人的,蜇人时多数都是自我保护。海蜇会趁人不备,袭击人的多个部位,包括胸口、肚子、胳膊、腿等位置。如果游泳时看到海蜇,一定不能因为好奇或侥幸去招惹它,而应尽量远离,尤其是海蜇头部危险最大。
一浴每天打捞海蜇两三千斤
“我们每天早上九点,会派两三艘搜救船去打捞海蜇,一船最多的一次能打捞一千多斤,其中最大的直径有一米半多,‘块头’很惊人。 ”李岗告诉记者,一浴打捞的海蜇主要有红色的绵蜇和白色的沙蜇两种,其中绵蜇须短且全身呈现紫红色,毒性较高;沙蜇须较长,但蜇人没有绵蜇那么厉害。此外,除了人工拦截打捞海蜇,一浴下设的防鲨网和浒苔拦截网,对海蜇也起到了一定的拦截作用。
记者了解到,相关研究显示,海蜇毒素的毒性是海蛇毒素的250倍,河豚毒素的450倍,其效应包括神经毒性、肝脏毒性及心脏毒性等。而沙蜇毒素可能会使受害者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导致低血压、休克或肺水肿。当被海蜇蜇伤面积不大时,应及时涂抹药水,一旦面积较大,则需要立即去医院治疗,以免危及生命。
“巨无霸”海蜇超100公斤
2011年9月1日上午,一浴和六浴均出现了超过50公斤重的“巨无霸”海蜇。其中,六浴的海蜇是救生员魏师傅在巡视游泳区时发现,一个巨大海蜇挂在了防鲨网上。魏师傅试图用竹竿控制住它并拖到船上,但力气不足,后来四名救生员花了近半个小时,找来了尼龙袋子,将袋子放入水中撑开,然后将海蜇套住,一点点将海蜇装入袋中,才把海蜇拖上岸。这个海蜇的直径有一米多长,最长的爪子也有近1米长,触角特别多,头也很大,整体重达1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