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莱西产芝水库水产公司获悉,刚刚投放的400万尾淡水鱼苗,将充当水库“清道夫”承担保护岛城重要水源地重任。据介绍,产芝水库每年投入的各类鱼苗,不用喂食,专吃水中藻类和有机物净化水质。而这种良性循环利用,又让水库的淡水鱼类得到丰产。青岛除了海鲜外,莱西产芝水库淡水鱼也正成为一大特产,鳙鱼和大银鱼已成了全国地理标志扬名全国甚至海外。
发布:
400万尾鱼苗水库“安家”
“这是今年数量*多的一次鱼苗投放工作。”昨天,随着*后一批鲢鱼和鳙鱼苗投放产芝水库后,今年*大规模的鱼苗投入工作全部结束。产芝水库水产公司王经理介绍说,水库每年都将增殖放流一些鱼苗,由于产芝水库水质和环境好,这些鱼苗在水库内生长迅速,投放当年,每尾就能达到1公斤左右。
王经理介绍,今年是产芝水库近年来*大规模的一次投放活动,投放鲢鱼苗280万尾,鳙鱼苗120万尾,刚投放的鱼苗将与过去两年投放的上**尾鱼苗一起,共同改善产芝水库的水质。而这些新投入的鱼苗,在水库内生长2到3年后,将长成4到6斤的大鱼,到时今年的这批鱼苗,至少将产出千万斤淡水鱼。
作用:
水库“清道夫”改善水质
“向水库投放鱼苗,可依靠生物链本身的作用,将有机物含量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从而保护湖水水质,避免因水体富营养化而导致水质恶化。”王经理说,在水生态体系中,营养元素氮、磷和水中的有机物质对水库水生态体系影响较大,包括藻类在内的浮游植物的产量随着氮、磷和有机物的浓度增大而增多,造成水体透明度低,影响水质。此次投放的鱼苗各有特点:鳙鱼以浮游动物、藻类为主食,也吃一些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及部分大型浮游植物;而鲢鱼主要吃浮游植物。
“除此之外,产芝水库里还有大量的淡水鱼类达20多个种类,对水质的改善都能起到净化作用。”王经理介绍,产芝水库每年投放的鱼苗品种多达10多个品种,加上水库本身生存的野生鱼类,水库成了淡水鱼类的大家庭。以草鱼为例,主要吃水草类,鲤鱼属杂食性鱼类,号称“水库清道夫”,喜食各种藻类和有机物碎片。将这些鱼苗放入水中,可科学利用不同鱼类的食性和习性,有效降低水体中浮游动、植物的密度,消耗湖水生态体系中营养元素氮、磷和水中的有机物质,从而有效改善湖水水质。每隔一段时间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产芝水库水质都达到地表水环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