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免费乘公交引发的思考

2014-08-15来源 : 互联网

2012年城乡公交村村通,覆盖了全市20个镇(街道)和1070个村(居)。今年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更是惠及全市20多万老年人。市委、市**的这两项惠民政策的实施,不仅加快了城乡一体的进程,营造了平等、和谐的新型城乡关系,而且对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城乡文化的共融互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报从6月份开始推出的大型公益惠民系列报道活动———“赶集喽”,以精到周密的策划、超强的采访阵容、“铺天盖地”的版面、丰富多彩的内容,深度挖掘,全方位展示了这两项惠民政策背后所产生的“井喷式”人流、物流、信息流以及城乡文化大交流对镇域经济的拉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无缝隙对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共鸣和****。但在媒体服务民生的过程中,记者也接到了许多城乡居民、公交驾驶员和上班族反映的一些问题。近日,本报记者深入采访,听取**,写出此篇报道,希望市民针对报道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让惠及民生的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共赢共享。

现象1 老人、上班族“挤”公交

早上6点多,家住鹏泉街道北孝义村的83岁老人吕城芝已经吃完早饭,在公交站点等候开往苗山的城乡公交车了。当天是周一,也是苗山集。老人说,孝义人赶苗山集,那是建国前就形成的习惯,以前下步走,现在有了免费乘车卡,赶集很方便。

与此同时,几位乘坐K202从莱城出发赶往苗山镇的医生、公司职员等上班族也在候车。上一班城乡公交车因坐满了赶集的老人,他们正焦急地等候下一班车。

在候车和乘车过程中,记者发现两个比较突出的现象,一个是乘坐城乡公交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上班族数量开始有所下降。特别是乡镇有集的日子,一辆核载80多人的公交车,光老年人就有40多人。

据长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统计,从今年3月25日至6月30日,三个月的时间,平均每天有9880名老年人乘坐城乡公交出行,*多的**达到了11000多人,*少的**也有8000余人。假设老年人出行,**之内平均每人**两次,每天约有20000人次老年人乘坐城乡公交车出行。**时间段主要集中在早上6点至7点,下午5点至6点,而这一时间段恰恰是上班族上下班的高峰期。

【声音】老人说方便 上班族有意见

“真是太方便了,以前没有车,只能下步走,后来有了客车,但票价不低,现在我们老年人免费乘坐,赶集、出行都很方便,忒好了。”对于像吕城芝这样的老年人来说,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给他们带来的便利不言而喻。

而那些赶在高峰期乘公交车的上班族则感到很无奈。“我每天坐公交上下班,自从老年人免费乘车后,我一次也没坐着过。”家住牛泉镇的黄延彬是长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一名调度员,他说上下班高峰时段,想有个座位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以前,每周一早上会有大量上班族乘坐公交车从莱城到乡镇上班,一车60多人,上班族*多的时候有40多人。”驾驶员孙玉国介绍,老年人免费乘车后,上班族乘车的数量慢慢减少了,特别是逢集时,上班族就更少了。

驾驶员杨福昌也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以前我经常拉几位教师,他们其中一人有**车,图乘公交方便且省*,便一起乘车,后来老年人多了,他们便将车改气,四人拼车。”

【建议】错时出行 避开高峰

“从运行到目前,感觉现在*大的问题就是老年人扎堆出行,特别是有集的时候,与上班族出行时间重叠,一定程度上给上班族带来了不便。”长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尚念峰介绍。

“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这是市委、市**为民办实事之一,是民生工程、惠民工程,作为运营企业,我们全力支持。”尚念峰介绍,根据各线路乘客和驾驶员的反映,公司适当调整了早晚公交车的班次,但这样一来中午的班次就有所减少。同时,基于安全考虑,在此呼吁老年人错时出行,早8点之后出行,下午5点之前返程,给劳累了**的年轻人留个座。

现象2 顺手牵羊 扛锄头上车

“有些老年人真是不像话,把我们种在路边的花椒掐了不少。”在茶业口镇吉山村,道路两边的花椒树遭了殃。尽管是少数现象,但还是让以此为经济来源的村民颇有微词。村民说,玉米和花生很快成熟,对个别老年人的行为有些担心。

在羊里大集上,两位来自城里的老人在一水果摊前挑选桃子,称好后还不忘偷偷多拿了两个桃子,这一小动作没逃过摊主的眼睛。摊主摇着头说:“年纪大了,不能跟他们吵吵,就怕这样的事经常有,自己损失不少。”

杨庄镇的城乡公交车站点,一位老人扛着锄头执意要上车,驾驶员劝说扛着锄头不安全,老人拿出免费乘车老年卡,跟驾驶员理论,有老年卡为啥不让乘车。无奈之下,驾驶员只好妥协,结果短短一站的功夫,老人要求下车。原来,老人乘车是为了从家门口到地头干农活。

【声音】贪图小便宜 乡下不欢迎

“现在年轻人有几个赶集的,多亏了这群老年人的到来,我这一车500多斤的桃子,以前要赶七八个集卖完,现在两三个集就销售一空了。”羊里集上,一位卖桃的刘姓摊主告诉记者,惠民政策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来赶集,自己的生意也好了很多。但他也道出了自己的烦恼:“有的老人不太注意,过来买东西,不光吃着,走的时候还要多拿几个,我们也是小本买卖,架不住这么多老人拿啊。”

“老人认为农村的东西生态、绿色,随手掐点花椒,认为也不是多大的事,还有的人跑到人家大棚或果园里去摘,这都让村民有些意见。”驾驶员沈延彬介绍,村民种点东西也不容易,还希望老人能当好来客。

“玉米快成熟了,我打算挂个牌子,写上‘玉米已打药,剧毒慎食。’不知道管不管用。”吉山村村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乡下欢迎有素质的老年人来做客,不欢迎个别贪图小便宜的老人。

【建议】争当城市文明的使者

对于极少数老年人的不文明行为,很多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有的老年人很让人生气,空调车非要打开车窗、坐在下车口、随意要求停车等。有次一个老人要求路边停车,我按照规定进站停靠,结果遭到了老人的辱骂,还打了我一耳光。”驾驶员吴茂勤说,“我们尊重老年人,尽*大努力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也希望老年人能提高个人素质,当好文明客人,当好文明乘车人。”

“这个事情没有好的办法,只能加大宣传,呼吁老年人文明出行。”市民王瑞说,六七十岁的老年人都是经历过苦日子的人,城里的老人也大多是农村出身,按说应该能体谅农村人,现在的问题就是让老人们养成一种文明出行的意识和习惯,当好城市文明的使者。

现象3 车来跟车跑 上车不排队

山路,道路狭窄、弯路多、岔路口多、上下坡多、大车多。这是城乡公交驾驶员提到苗山、和庄、常庄、茶业等线路时的第一反应。急刹车,那是常有的事,老年人反应能力下降,安全意识淡薄,这成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记者跟随K202路城乡公交车,从G205公路界开始至苗山界,数了一下共有41个弯道,其中连续转弯两处。道路两边多村居,岔路口密,不知道何时就会冒出电动车或摩托车来。途经此路段的大型车辆多、车速快、错车难让人忍不住捏一把汗。

苗山集上,K202自南向北驶来,30多位老年人相互转告着“车来了”。只见十几位老年人抓起脚下的购物袋,跟着车往前跑,直到车停下,几位老人一直挤在门口。车门打开后,大家又一窝蜂般往上挤。

调度员黄延彬在一旁,不断劝阻插队的老年人有序上车,但是没有人理会。有的老人比年轻小伙子还有劲,把住车门,然后使劲往上挤。有的甚至人上去了,东西还卡在车门外。相反是几位年轻人自觉地等在后面,等*后一名老人上了车,才上车。

【声音】安全比座位更重要

每天一大早,长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安全部李师傅给每一班车进行例行检查。检查刹车、制动、转向、灯光等,每天所有发车的车辆都要接受日检,否则就不允许上路。他说:“为啥?为的就是每一位乘客的安全,特别是现在老年人增多了,更容不得有丝毫马虎。”

“现在老年人都知道上车晚了就没有座位,所以有些老人跟着车跑,挤着上车,这是十分危险的行为。”黄延彬介绍,老年人体质弱,而且腿脚不方便,在争抢上车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不知道别人,我宁愿站一路,也不敢跟老人挤,不是挤不过,而是担心出现意外情况。”上班族24岁的陈颖告诉记者,虽然有座很舒坦,但安全更重要。

【建议】还请老人悠着点

“从运营到现在已经发生了4起涉及老年人的安全事件,3男一女,年龄*大的68岁,*小的64岁。这些事件的发生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尚念峰介绍,座位有限,乘坐人数多,特别是山路路线,车辆运行中急刹车等突发状况多。我们要求驾驶员必须待老人上车落座或站定后发动,对腿脚不便的老年人要予以帮助,呼吁车上乘客给老弱病残让座。同时也建议老年人提高安全意识,*好是结伴出行,相互有个照应。

“我们每月三次安全例会,主要是总结一个月工作,分析重特大交通事故,老年人免费乘车后便将预防老年人安全事故列入了讨论范围。”长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安全部部长张开文介绍,车站还组织了应急演练,为的就是保障所有乘客的人身安全。对于老年人,我们也呼吁老年人加强安全意识,不要争抢,不要追车跑,待车停稳后上下车,乘车时抓好扶手。

现象4 无事乘车乱逛

“208真不孬,寨里发车客超标,跑到王石勉强站,到了羊里光叫看,朱家庄来城子县,望见车来急的转。”这是羊里镇人编出来的顺口溜,反映的是羊里镇没有始发车的现象,也是老年人集中出行后带来的一个问题。“K208是到寨里的车,羊里只是过路,夹在中间,想有个座根本不可能。”羊里镇朱家庄村一村民告诉记者,K208自寨里始发,光寨里的人就坐得满满的,到了羊里挤上去都很困难。特别是有很多赶集的老年人在车上,有时候等好几班车都不能如愿。

“赶集这还是有点事做的,我这趟车上就遇到过很多有意思的老年人。”驾驶员吴茂勤说,“有个老人退休在家,经常拿着两瓶啤酒,上车开始喝,边喝边欣赏沿路的风光,到了终点站一瓶啤酒喝完了,然后下车休息一下,看我要往回走了,再次上车,打开另一瓶啤酒,开始喝,到家了便下车。我问他是来干啥的,他告诉我说,在家没事,就是出来转转看看。还说20个镇都打算转转。”他说,这样的现象在老年人免费乘车制度实施之前是很少发生的。

“我车上也有这样的老年人,一路坐着,到了终点站,下去站站再**上来,返回去。还有的人上车睡觉,坐个往返。还有的老人肩周炎,一上车就要求关空调,不关就当场训斥我。”驾驶员王波说,如果收费,估计这些事根本不会发生。

【声音】利己也要考虑他人

“如果上车早有空座,坐在后面就不用给老人让座,站一个多小时不好受。”张女士在苗山镇工作,从事服务行业的她需要站着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她经常给老人让座,可后来坚决不让座了。她说:“有些老人,给他让座,他觉得是应该的,连句谢谢也不说,有的老人纯属到处闲逛,我干**活累成这样,不给这样的人让座。”“在没有实施这项惠民措施前,很少有老人做公交车到乡镇去逛逛,一是不愿意花那个*,再就是不愿受那个罪。但现在免费了,老人们蜂拥而出,再热的天也有老人出去游玩。”市民刘庆斌告诉记者,这样一来,老人的集中出行抢占了大部分公共资源,其他人的权益受到了影响。

也有老人对上班族给与了理解。退休职工王丽凤说:“赶集我们可以延迟出发,提前返程,天这么热,没事尽量少出来,把座位留给劳累了**的孩子们吧。”

【建议】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羊里虽然为过路车,但每天经过羊里的车辆有100多个班次,问题出在哪里,人员流动太集中,导致矛盾突出。”市交通运输局运管处处长苏贤亮介绍,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有20多万人,目前已经办理免费乘车老年卡13万余张,其中城乡公交免费乘车卡就有7.9万张。城乡公交车680辆,开通运行的城乡公交线路共有15条。其中有着风景区或土特产的大王庄、房干、上游、茶业等地的线路是老年人乘坐数量*多的线路。

“如果再增加50-60辆车,问题就能得到有效缓解,但高达3000多万元的费用对企业来说负担很重。”苏贤亮介绍,根据大家反映的问题,市交通运输局在今年4月份,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整了12辆车由寨里空车至羊里镇始发,确保羊里镇人出行需要。

苏贤亮介绍,羊里镇至大舟山道路修成通车一两年的时间,大型车辆多,道路较窄,至于将线路延伸至大舟山风景区,这个时机还不成熟。他说:“目前*好的办法就是呼吁老年人理性出行,错时出行,让公共资源发挥功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标签: 民生 山东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