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博山"第一书记"刘昌法 带着感情服务百姓

2014-08-19来源 : 互联网

“建设拦河坝、配电室,改造电网,硬化道路,更新垃圾设施,吸引社会资金,启动建立桶装水厂……”这是山东省淄博市市委政研室派驻博山区池上镇上小峰村的“**书记”刘昌法的“履职答卷”。

除了这些,这名来自市委政研室的“**书记”还先后为村里争取了建设项目8个,各类专项资金37万元,并使村集体收入从挂包前的0元猛增到7万元,由昔日的****贫困村跻身**生态文明村、**特色旅游村,为加快脱贫奔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博山区自2012年开展选派“**书记”工作以来,各部门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先后选派198名机关干部驻村帮包。驻村干部按照上级要求,带着感情,扎根村庄,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涉及困难群众帮扶、人畜吃水、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既为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更与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把老百姓当亲人,思想认识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地付诸实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知它、践行它”驻村书记刘昌法说。上小峰村宋作昌大娘已经83岁高龄,几年前得了眼疾,眼睛红肿、瘙痒、见风流泪,对日常生活影响很大,“**书记”刘昌法知道后,回到张店专门咨询了大夫,并给她带去了两种眼药水和一种口服消炎药,为她解决了眼疾之苦。后来刘书记得了湿疹,浑身上下长满了疙瘩,瘙痒得坐卧不宁、难以成眠。镇上一位中医为他开出药方后说,其中的四味**山上就有。七十多岁的赵心山大叔得知后,二话没说就上山采药,早晨上山,回来时已是晚上八点多,跑了五六个山头才将草药采集齐全。

“**书记”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成功实践,农村情况千差万别,不能一个方子吃药,驻村干部既要有一腔热情,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带着感情服务百姓”博山区区委书记说。

据统计,两年来,驻村干部共走访党员、群众2.2万余人次,为帮包村争取土地开发、环境整*、水利设施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120余个,修路70余公里,为70余个村解决吃水难、出行难等实际问题,累计帮助协调物资、资金近500万元。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