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2014-08-24来源 : 互联网

近年来,部分农产品在产地获得丰收,价格并不高,但运到城里后零售价格却翻了好几倍,消费者和农户都没能从中得到实惠。如何破解农产品流通瓶颈,让消费者和农户双方受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目前,我市农产品物流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我市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整体落后,致使部分农产品、农资循环周转不畅,运输组织缺乏固有场所,物流资源缺乏集聚基地。农产品的销售直接关乎农民收入的多少,信息灵、外运通,农产品的价格就高;反之农产品就会出现积压,价格下跌,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影响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因此发展乡村物流业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促进农产品、生产资料及日用品在城乡之间良性互动的重要形式,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记者经过调查得知,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市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物流主体,除原有的交通运输企业、农资物流企业外,还产生了专门为农业提供服务的小件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散户等。其中,乡村物流主体数量多、发展迅速,但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组织化程度低。据采访调查,目前社会自由式的乡村物流供给商处于无行业部门监管的状态,经营行为不规范,与农民只是口头协议,没有运输合同,货主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此外其配送工具多为电瓶车、人力三轮车以及没有营运证的9座以下小型面包车等,属于非法营运,导致市场秩序较为混乱。

为有效加强全市乡村物流业发展,建议进一步加强乡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要通过政策引导,培育、壮大乡村物流**企业,将现有的乡村运输、仓储、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等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鼓励竞争、兼并和强强联合,培育并推动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形成少数大型物流企业集团为主导与小型物流企业并存的格局。同时,要着眼于解决农民卖菜难、卖粮难、购买农资难的问题,加快农村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和完善农业物流配送体系。鼓励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农产品物流信息的互通交换,促进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协同和联动,提高农村物流服务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产地到销地的直接配送方式,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主产区大型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促进大型连锁超市、学校、酒店、大企业等*终用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