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八项”规定**后,高唐固河镇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开展崇尚节俭教育,从机关到乡村,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新事在全镇随处可见,节约做事成为固河人的新时尚。
点滴做起践节约
一些过期文件的“白边”被裁下来订成小本子;打印过的A4纸保存下来背面打印二次使用;**调研就餐大食堂,不摆放鲜花、不提供水果、不上***毛巾和矿泉水,餐厅不使用***餐具;夜间出门随手关灯、下村自用电动车.....如今,这些鲜活的节俭实例在固河镇已司空见惯,“生活俭朴,出门简行,大家觉得心里坦荡多了。”固河镇机关干部张磊深有感触地说。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过‘紧日子’不仅是贯彻八项规定的需要,更是我们党和每一名**党人的基本要求。”固河镇党委书记郝林远表示。据介绍,今年以来,固河镇通过控制就餐标准、简化办公设施、减少出车次数、限电限水等措施大幅度压缩公务接待开支,控制“三公”消费。1至6月,全镇接待办公费用同比下降40%以上。
婚事新办简单化
“现在,老百姓的日子的确是好过了,但节约的意识不能丢,不该花的*,**不能乱掏腰包。”前不久,固河魏庄村农民张华荣为儿子举办婚礼,经过商议,他们不仅把婚宴的饭菜数量减了下来,而且还打破惯例取消了婚礼前夜花*请戏班子助兴的习俗,请来村里的广场舞文艺队,义务为宾客表演起*爆的广场舞。
张华荣家的“抠门”婚礼在固河并非个案。今年以来,充分利用干部会、群众会、墙报等方式引导村民依法规范农村办理酒席,在全镇营造良好的**氛围。一些村民还当起了义务宣传员,实现了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改变了农村办酒成风、吃酒成风的现状,形成了移风易俗,崇尚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
餐馆现身“打包客”
请客吃饭将剩菜打包,在人们意识中总感觉是非常丢面子的事情,而如今在固河打包剩菜却成为一种风尚,各大餐馆随处都能看到“打包客”的身影。
“现在顾客到餐馆就餐,不仅在点餐时讲究‘点到为止’,而且还会主动将吃剩的饭菜全部打包带走,真正做到了光盘。”7月19日,在固河镇经营餐饮生意的杨志强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固河的各大餐馆也都积极参与到节约行动中来,自觉在大厅显眼位置以及用餐房间悬挂“文明用餐,节俭养德”等字样的提示牌,并免费提供***卫生方便袋,方便顾客将剩菜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