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本来已经到了安享晚年的年纪,但是在大垛庄村却有一位85岁的老人,把修路当成了自已的乐趣,在外人看来一件枯燥乏味的事,这位老人一干就是40多年,他就是大垛庄村的张文德老人,他用铁锨和镢头为周围群众铺起了一条平坦的出行路。
张文德今年85岁了,虽然背有些微驼,但身子骨依然硬朗。老人告诉我们,这条土路虽然不到1000米,却是村里通往镇上的主要通道,孩子上学、大人赶集都要走这里。前几天刚下了场雨,路面被冲压的坑坑洼洼,今天一大早老人就赶到这儿,挖了一条排水沟,刨平高出路面的土堆。虽然干的有些吃力,张文德却乐在其中。
“小孩上学,赶集都走这路,上店头必须走这路,不好走。我就来修修路。”当记者问起老人义务修路的起因时,老人便讲起了一段往事:40多年前,由于下过雨路上净是水坑,村里有个社员开车路过,翻到了沟里砸伤了腿。自打那时起,张文德只要看到路面不平整,不管再忙,都要找点土垫好路,就这样一直干到现在。
张文德说:“以前我在哪里就修哪里,村民也特别支持我,不管到哪里,只要我去取土修路,不用我出一分*,村里的人没有一个不同意的,我只是出了点力气,人家方便自己方便嘛。”
上午十一点多,放学的孩子和赶集回来的村民多了,原本平静的乡间小路又热闹起来。
张文德说,修路不仅能给人方便,自己也能获得快乐,别看今年都85了,自己的身体骨硬朗着呢,很少生病,吃嘛嘛香。修了40多年了,只要身体允许他还要修下去。如今儿女都在外地,平时很少回来,他想做的就是修桥补路,给子孙后代造福。
店头镇东沈马村村民王明翠告诉记者,南边有个老人家,他年龄八十多了,那么大年纪修这个路,“我想想我年龄比他小,我更得干这个活”。路修好了,大家伙就方便了。这两年在老人的带动下,周围村子的很多村民也拿起工具,加入到义务修路的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