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东舍坊高跷“复活”

2014-09-18来源 : 互联网

“踏跷飞旋艺精绝,好者远近都来学。传承豪杰英武姿,舍坊高跷祖师爷。”很多老济南人都记得这么一段顺口溜,说的正是东舍坊高跷的**技艺和影响力。随着8月31日上午,东舍坊高跷会在历下区解放路街道历山路社区揭牌,意味着沉寂了20多年的东舍坊**高跷队重新出现在济南,相信不久之后的济南街头,人们将重见那**绝伦的高跷技艺。

1 兴起于晚清 节目花样多

至于东舍坊高跷具体在哪一年兴起已无证可考,今年66岁的王立国告诉记者,“据老一辈的口传,兴起在清朝晚期,鼎盛的时代在**时期。”满头银发的王立国谈起东舍坊高跷兴趣十足,他的话语仿佛将人带回了上世纪高跷盛行的“光辉岁月”,“算起来,我应该是东舍坊高跷队的锣鼓第三代传人,董家则是高跷的传人。”

在现代人的印象中,高跷无非是踩在长木腿上走路,但东舍坊高跷远非如此。从创立时开始,东舍坊高跷就同武术、戏剧有着扯不清的关系。王立国告诉记者,以前选拔高跷苗子都是选择一些有武术根底的人。“和别家不同,东舍坊高跷一出门‘踩街’就起码是30多人,阵容庞大;节目也多,很多故事取自《水浒》、《西游记》、《白蛇传》等传统曲艺节目”,王立国越说越兴奋,“*出彩的就是‘叠罗汉’,两个人抬着一根扁担,扁担上站立2人,*上面是一个人倒立,再伴着铿锵的鼓点,每次围观的群众都能把路堵了。”2

花甲老人搭起高跷班子

东舍坊高跷的兴盛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之后则几乎成了绝唱。随后城市的发展,以前的队员各奔东西,*早属于‘城外’的东舍坊片区也成了棚户区面临拆迁,所以之后的20多年时间里,东舍坊高跷队很少再表演了。没有了表演,没有了训练,没有了技艺,东舍坊高跷逐渐消失在年轻人的记忆中。

这种状况直到去年东舍坊片区回迁完成才有了改观。当时,王立国、董文臣、李传运等老哥几个又聚在一起商量此事,又得到了社区和办事处的支持,“高跷会**就水到渠成了。”说起东舍坊高跷的现状,王立国告诉记者,“现在算上高跷、锣鼓、秧歌等队员,一共有100多人,踩高跷的有30多个,年纪*大的64岁,*小的14岁。”3 **技艺传承遇难题

东舍坊高跷队新成立有两个困扰,一个是训练场地和资金,户外空旷场地少,车多人多,锣鼓声扰民;另一个就是现在的队员年纪大的多,高难度动作很难做出来了。而董文臣已经将自己的妹妹、儿子、侄子都动员起来,仅自己一家就有10余人参与其中。

资金好解决,由于受到历下区文化局、解放路街道办事处和驻区单位的支持,启动资金已经到位,于是一帮老哥们开始设计高跷、买戏服、道具,现在定制的60副高跷已经到位,*高的达到1.8米,用董文臣的话说,“先把台子搭起来,戏就好唱了。”可踩高跷是一门民间艺术,不仅要自发自愿的参与进来,还要喜欢它,不怕苦,王立国告诉记者,“虽然现在队伍里有年轻人,可还是面临着队员青黄不接的现状,如果想走上街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喜的是,虽然成立的时间不长,但受到东舍坊高跷会的影响,已经有一些5、6岁的孩子参与进来。

为了给东舍坊高跷正名,高跷会已申请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文臣说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后人留下一点老济南的技艺和念想。

标签: 山东 社会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