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扫卫生没什么科技含量,但要把这*简单的事情做好确实也很难。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不能搞形式,必须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作为近期全区工作的**来抓。”东昌府区相关负责人称,随着近期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农村垃圾盲区本月将全部消失,且今后预计每年从区财政拿出4000万做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
记者在位于郑家镇**驻地附近,一处垃圾中转站与污水处理厂正在同时建设,现场工人正在紧张进行施工。污水处理厂将建成花园式厂区,处理过程采用先进除臭工艺,***。污水处理后排入四干渠缓存,将形成水草丰茂、鱼虾成群的湿地河,到那时水鸟有自己的乐园,人们可以在河边林荫下休闲垂钓。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美化了城镇环境。
与郑家镇同步,沙镇的垃圾中转站也已经开工建设。紧随其后,堂邑镇、道口铺街道、张炉集镇、侯营镇等镇街的垃圾中转站建设也已经启动招投标程序,预计10月初即可建设。
在垃圾中转站陆续开建的同时,东昌府区的城乡环境综合整*工作也拉开帷幕。眼下,更多的村子相继动工,开始清理村里积存的垃圾及“三大堆”。据东昌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区委、区**已经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列入必须抓紧、办好的民心工程。去年,在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区里投资500多万元,为各镇街道购置了18辆大型垃圾转运车、4辆清扫车、2辆洒水车。
近期,又先后投入启动资金200万元,用于用于村庄垃圾筒和运输车辆的购买;投入750万元用于道口铺、堂邑、郑家、张炉集、侯营等5个镇街的垃圾中转站建设。各镇街道也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力**城乡环卫一体化开展。截至目前,全区共配有环卫人员1900余人,配备垃圾筒3000多个。
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了大规模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活动,强化背街小巷改造硬化,对“三大堆”进行了专项清理,并加大了对乡镇驻地和村庄的绿化、美化、净化力度,组织专业队伍对规划区外村庄、城乡结合部的生活进行了集中清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