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老党员传技艺造福乡邻

2014-10-08来源 : 互联网

在北方乡镇农村过春节的时候,都喜欢在门楣上挂一种类似于剪纸的装饰品,上面镂刻着恭喜发财、年年有余等字样的吉祥话,俗称叫过门笺。今天我们介绍的老党员就有着一手制作过门笺的绝活。

“一边制作过门笺,一边唱妇救会歌曲。”

莒县夏庄镇大庄子村的毛连卿老人,今年89岁了,制作过门笺和唱歌是她的两大特长,而这也是她做宣传的手段。

“以前制作一些宣传口号的过门笺。”

毛连卿老人是在1944年2月入的党,当时的她在乡镇的妇救会工作,还在当地组织了文艺宣传队。

“我宣传让妇女们放开小脚。人家不愿意怎么办?我唱歌进行宣传。”

妇救会歌曲。

战争时期,通过宣传,毛连卿带领农村妇女为抗战作出了特殊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她选择留在农村,准备向乡亲们传授一项频临失传的绝艺。

“他们去卖了*着*了,我也很高兴啊,不能光想着自己,让大家都受益。”

现在,老手艺不光让十里八乡的村民得到了经济上的实惠,还被***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村民:老党员很热心,你向她学她都教你。

“我去年做的在集上**就*了还几百。”

毛连卿儿子来逢强:“我现在把我母亲的这个技艺传承过来了,给她发扬光大,谁要是找我来学,我也教他们,文化的事咱不能自私。”

毛连卿:“党员就该先想着群众的利益,自己怎么奉献才对。”

过去学艺的有句话叫:“传里不传外,传男不传女”,怕的就是自己的绝活让外人学去了,自己的路子窄了。但是老党员毛连卿让我们看到了她大公无私的一面,像这样甘心奉献,造福群众的思想是我们值得敬佩的,老党员的这种本色精神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需要去传承。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