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办公厅**《青岛市创建国家生态市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该计划规定,到2016年,青岛市创建成为山东省生态市,全市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标准,全市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3.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40%以上,为2017年青岛市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市打好基础。
三年分三步走
根据《行动计划》,此次国家生态市创建总体目标分为三步:2014年,即墨市、胶州市创建成为山东省生态市;2015年,平度市、莱西市创建成为山东省生态市,黄岛区、城阳区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区,全市基本达到山东省生态市建设标准;2016年,青岛市创建成为山东省生态市,即墨市、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市,全市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标准,为2017年青岛市申请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市打好基础。
由于创建生态市是自下而上进行的,创建***生态市要求该市80%的县(含县级市)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指标并获命名。为此,青岛市加快生态区(市)、生态镇(涉农街道)和生态村(涉农社区)等生态文明建设**区的创建步伐,到2015年,全市80%的行政村(涉农社区)达到市级以上生态村建设标准,80%的镇、涉农街道建成***生态镇(街道),全部涉农区市创建成为山东省生态市。到2016年,全市镇(涉农街道)达到***生态镇(街道)建设标准,全部涉农区(市)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市。
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将达3.5%以上
据悉,青岛市将通过此次创建,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生态环境保**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市、县级市区两级环保部门队伍能力建设,加大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力度,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加强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分析,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省**。
《行动计划》要求2016年,全市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3.5%以上。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按照“**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制定促进生态环保投资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和投资主体参与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和国内外金融机构贷款,多种方式筹措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资金。
此外,到2016年,全市受保护地区将占国土面积2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40%以上,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省有关考核要求,河流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在95%以上,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农村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全覆盖,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确定5大方面20项任务
为**各项创建指标的顺利完成,《行动计划》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污染防*、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培育生态文化以及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五大方面确立了20项工作任务。
在发展生态经济上,青岛市将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推进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和船舶行业的结构调整,加快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2016年完成老城区110家企业搬迁工作;加快发展服务业,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2%;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积极推行绿色生产,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污染小的产业,推动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继续强化节能减排,力争到2016年全市使用清洁能源占比达11%以上。
在污染防*方面,青岛市将加强**流域海域污染防*,到2016年,全市范围内主要河流水质明显改善,鱼类可稳定生长,胶州湾污染隐患基本消除;突出抓好大气污染防*,到2016年空气中细颗粒物控制在每立方米50微克左右;加强城市噪声污染防*;强化土壤、重金属和固体废物污染防*;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力度,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
在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方面,青岛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区创建工作,并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编制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严守“生态红线”; 加快森林和园林绿化建设,大力推进森林生态网络建设、森林提质、封山育林、荒山造林、破损山体生态恢复、以及以万亩生态林场和大沽河流域湿地林地建设为**的特色工程等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积极构建生态安全防控体系,加强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和气象、水文、地质、海洋、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等灾害易发区的预警监测及环境安全应急管理等
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行动计划》提出要培育生态文化,加强传统和现代生态文化研究以及生态文化基地、环境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群众的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在全社会普及生态环保知识,提升公众生态文明水平;倡导绿色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倡导公众绿色低碳消费,培育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社会新风尚。
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青岛市将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全域空间管制规划体系,实行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环保市场,推动环境污染第三方*理;健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激励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强化区域环境协作,强化环境监管与行政执法,强化企业污染*理主体责任,强化社会监督,推动建立环境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和全过程行政问责制,促进环境监管责任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