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之根:构建平台“生态圈”
互联网经济时代被誉为平台型经济快速崛起与发展的时代,平台也成为决定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中欧**工商学院战略学副教授陈威如曾表示,平台商业模式就是把供需结合放在了同一平台,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使用户的价值需求得到了更大满足。在这一点上,海尔集团*席执行官张瑞敏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曾在公开演讲中称,平台就是快速配置资源的框架,就是生态圈。
作为时代性企业,海尔集团紧跟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节拍,将战略推进主题**为“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在海尔人看来,“三化”战略主题体现了企业对互联网时代产业发展趋势的思索,而这一战略主题*先要做的便是搭建平台生态,实现企业平台化,通过转变为开放的生态圈整合**资源来完成目标,演变为一个可以自循环的开放生态圈。有了这一生态圈,才有了人人创客孵化、成长的土壤以及快速满足个性化用户需求的能力。
按照这一逻辑去看此次海尔与中国气象局的合作,或许我们更能发现海尔网络化创新的**所在,那就是不断地创新网络化平台生态推进路径。中国气象局的平台上汇聚了来自全国的海量气象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形成短期、中期、长期的精细化气象预测数据报告,可为海尔在相关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环节提供基础。海尔则是一个更为开放的平台,通过在与**用户的交互过程中发现需求,海尔可以开放性地实现设计、研发等全产业环节的并联对接。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气象局选择与海尔合作正是看中了其开放的平台资源,在这里可以获取**的资源以及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创意与交互将气象数据变成真正的“活数据”,并应用于服务用户的过程中,让数据成为改变用户生活的重要力量,从而**整个产业的变革方向。
如今整个行业都在大谈互联网转型,其实互联网转型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复杂,简单来讲就是一种用户思维,让用户成为企业创新的动力。在这方面,海尔有着相对*特的理解。一个在网络上颇为流行的段子是,在海尔内部有着这样的说法,“没有用户全流程*佳体验的产品就不应该生产”“无价值交互平台的交易都不应该存在“,可以这样来讲,无交互,不海尔。
互联网时代也好,大数据时代也好,大**时代也好,*大的特点还是人与人之间距离的缩短,市场需求变化速度的加快。在这种特质下,企业实力的强弱**是生产规模的比拼,而是谁能把握住时代的需求,谁就能生存;谁能获取更多的资源,谁就能强大。而平台的作用就是为企业*大限度地获取资源,*快速度地应对改变。
企业离不开平台,就好像是鱼不能离开水。企业平台化就是构建起一个企业、员工、用户、各级供应商都能在其中各取所需的完整生态圈。这个生态圈一定要开放,一定要包容,只有如此,这个平台才能具备吸引各种**资源的生命力。平台企业在为用户、创客提供空间的同时,也会受益于这些个体带来的创意与活力,各生产环节在平台上得到所需,企业也凭借各环节的增强而不断完善,这即是双赢。对已经进入网络化发展战略阶段的海尔来说,构建平台生态圈加快探索平台化转型之路,正是为了踏准时代的节拍,如今这一气质已经成为海尔创新发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