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孩子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

2014-12-01来源 : 互联网

同样处于初一年级的两个孩子,一个家在农村,另一个家在市区;一个刚刚接触英语,另一个已经学了6年的英语;一个班里的同学越来越少,多的时候还不到四十人,另一个却说同学越来越多,*多时七十多个。

近年来,越来越多农村家庭的孩子进城读书,一些城里的学校教室挤**,而一些农村的学校却变成“空壳”。为了优化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农村学校各项教学水平的发展,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从今年8月起,由枣庄十五中派出的10位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下乡”支援第四十中学的建设,城乡教师双向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这里的一切总能让人心头一酸

“这些孩子大都来自农村,不少孩子的家庭条件艰苦,我们班有好几个孩子是孤儿,还有好多的留守儿童。他们有的家境不是很好,但是学习很用功。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天气很冷,但还是有不少学生用凉水洗脚,穿着凉拖鞋在水**下冲洗。前段时间,天气还有点暖和的时候部分学生用凉水洗头发,我看到后心里感觉很不是滋味,说不出的难受。”刘陵磊告诉记者。

“今天是支教的第八十天,八十个日日夜夜,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确有不少的感受。这里的老师让我钦佩,这里的孩子让我感动,特别是看到部分孩子特别能吃苦,不少孩子小小的年纪就要挑起家里的重担,虽然家境贫寒,但仍坚持上学,孩子的家长希望通过学习教育,改变孩子的未来,家庭的命运。其中,像任春、任志姐弟俩,也是家庭经济困难,姐弟俩在亲友的帮扶下才上的学,姐姐成绩**,在班里名列**,弟弟懂事善良,特别喜欢学习数学……像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这是王卫东老师写下的一段文字。

孩子的每点进步都是安慰

“班里很多学生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不仅学习基础差而且也缺少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这些孩子刚进来时,各方面能力都不强。有些学生连话都不会说,这些一度让我们很头疼,为了改变这些现状,支教老师绞尽脑汁从常识教育入手,并从中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孩子们有了很大的进步。”谈到孩子们,郝伟老师脸上的严肃瞬间变得亲和许多,“后来一个学生说,‘这个月,我*大的进步就是敢张嘴回答问题了,在小学时,因为说话不利索,同学们经常嘲笑我。’现在班里同学互相鼓励,变得越来越自信。”

采访时,说起学生的改变,不少老师七嘴八舌地细数着孩子们的改变,“孩子们穿的很朴素,有的孩子一身衣服能穿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是洗了再穿,脏了再洗,来回就这么一两身衣服,头发也不大洗,每天早上晨读课的时候,都可以看到好多没洗脸的学生,看到这个现象后我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了以后每天起床应该怎么做,洗脸、刷牙、常洗衣服……现在不少孩子已经改变了不良的生活习惯。”一位支教的老师告诉记者。

一个学年虽短但是深入人心

“乡村教师的生活怎样?农村教育又是什么样?都知道城市与农村教育有差距,可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也会亲身经历。”作为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老师,34岁的刘凡增有了更切身地感触,“没来这里之前,只是停留于从电视上、报纸上看到的、听到的,走近时才知道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真正了解了农村教师身上那份沉甸甸的担子、责任和无怨无悔地付出。现在我只想真诚的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不留遗憾。”

短短的一个学年很快就过去,支教老师如一股新鲜而充满活力和爱的血液,虽然短暂但是深入人心。对一些家庭来说,支教老师的到来,引起了*大的思维冲击,当地几位村民说:“以前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送到十五中学习,没想到十五中的老师真的来到我们身边,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教育。”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