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选择继续深造,要么在城市里找份工作,而寿光的朱子波从潍坊学院毕业后,放弃读研毅然来到寿光市稻田镇桂河一村当村官,并建立起合作社。怀揣着梦想,经过调研、**市场,采用分级销售的方式,让这里产出的桂河芹菜走了出去,带动了菜农致富。如今,朱子波正在继续探索新的销售道路,让桂河芹菜走得更远。
放弃研究生学业
考村官农村创业
12日上午,记者来到寿光市稻田镇桂河一村的寿光市蔬鑫果蔬专业合作社,见到朱子波时他正忙着把从菜窖里搬出来的芹菜进行包装。记者了解到,今年30岁的朱子波自2012年就扎根在农村创业,衣着打扮与菜农没什么差别,言语之间透着朴实气息。
2009年,即将从潍坊学院毕业的朱子波,像众多大学毕业生一样,面临读研还是就业的选择。“我学的是体育专业,并且考上了山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而且当年我还参加了青州的教师资格考试。”朱子波告诉记者,其实当老师并不适合他的性格和爱好,他性格内向,喜欢按照自己的爱好去创业。
朱子波说,家人希望他能去参加事业单位的考试,以后工作比较稳定,不适合去创业。但他上大学期间就一直想着将来回寿光创业。后来,他参加了村官考试,成为了稻田镇桂河一村的一名村官。
2012年年初,到了桂河一村后,朱子波一直在寻找创业机会。他发现,当地很多村民都种芹菜,并且当时的桂河芹菜已经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但菜农种出来的蔬菜在销售途径上仍是粗放式的,往往由收********者菜农自己到市场上卖。”朱子波说,正因如此,多年来桂河芹菜一直卖不上好价格。
朱子波说,桂河芹菜一般夏种秋收,窖藏后冬初开始销售,每斤的收购价格为0.8元-1.2元,菜商卖到上一级市场后每斤价格就变成四五元。“菜农忙活了一秋天,其实*的并不多。”朱子波说,为此,他产生了创业念头,为村民**市场,将桂河芹菜**出去。
**年自种芹菜没**还赔了十万
有了创业的想法后,朱子波参观、调研、学习,2012年5月与桂河一村合作成立了寿光市蔬鑫果蔬专业合作社。
“这种‘大学生村官+合作社+实践基地’地模式是一种创新,如果成功的话,不仅能够实现我的创业梦想,而且能带动村民致富。”提及当时合作社的成立,朱子波仍然兴奋不已。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当年合作社建起了储存、加工、冷藏基地。
对朱子波来说,这条创业之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家在寿光市洛城街道,他从小就对家乡的蔬菜发展比较熟悉;陌生的是不知道如何少走弯路,早点让桂河芹菜走出去。
起初,蔬鑫果蔬专业合作社走了两条路,在收购了芹菜的同时,还承包了80亩地,自己种植桂河芹菜。“每亩地承包费600元,仅承包费就接近5万元。”朱子波告诉记者,*终刨除肥料、水电和人工等费用,不但没**,反而赔了10万多元。这对刚刚起步的合作社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这也让朱子波意识到,创业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朱子波对记者说,当年他们产出的芹菜品相不好,没卖出好价*,别的菜农的芹菜能卖到1元/斤,而他们的芹菜只卖到了一斤三四毛*。“我们总结了原因,种植芹菜的技术没有多大问题,问题出在人身上。因为种植了这么多芹菜,全都是雇人来管理,我们对这些人员的管理没有跟上,所以他们打理蔬菜都比较松散。”朱子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