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忠诚度到更大的美誉度
种子用户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向更大的消费群进行扩容。实际上这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口碑、忠诚度的消费群还是小范围的,也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如小米的粉丝从100人发展到1000人的时候。但如果要达到10000人到100000万人,甚至**人的时候,我们需要怎做?
其一,需要社会化媒体的参与。如微博对于陌生人之间的营销和话题性炒作或者传播效果非常好,引发事件=在陌生人之间快速传播。
其二,需要*终“引流”到目标消费群上。一般通过活动形式开展,如微博的抽奖,关注转发有奖等手段,在内容上有趣好玩。
第四步:美誉度到更广泛的认知度
从美誉度到更广泛的认知,其实就是要让传统媒体参与进来,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更广泛的覆盖消费群体。这一步是借助传统媒体进行传播,特别是免费的传播,为品牌的继续强化服务。
举一个褚橙的例子加以说明。
褚橙是怎么大*,成为励志橙的呢?
经过前期周密的策划,褚时健的曲折、励志人生、微博大V的自动转发,褚时健的名人效应迅速放大并跟褚橙建立了联系,也迅速成为微博热点事件,传统媒体快速跟进,一场免费的报道扑面而来••••••
产品还没上市,新媒体上已经沸腾了,柳传志、王石、潘石屹、韩寒、蒋方舟等都大量转发微博和对《褚橙进京》新闻进行免费的“**”,潘石屹和柳传志还适时推出了潘苹果和柳桃(猕猴桃)。
柳传志说:有佳果与梦想相伴,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王石在微博上转发《褚橙进京》新闻报道,并引用巴顿将军的话评价褚时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第五步:认知度到全部受众的知名度
经过以上的四个步骤,基本完成了互联网时代的品牌打造。*后是需要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打造成为一个全社会有影响力的品牌。这个时候需要央视等全国知名的传统电视、杂志、报纸等媒体平台的参与。
如小米手机,从诞生之日起,从没有在传统媒体上打过一分*的广告,直到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才在央视一套打出了**个形象广告,这个时候,是品牌全面覆盖消费者的时候,也是互联网时代品牌建立的*后一步,已经快速且成功的建立了一个公众品牌。
从品牌营销的角度来说,这5个步骤当然不是孤立存在的,但从企业价值、顾客价值的角度上来说,“知名度”**不是品牌的一个初级阶段,而是品牌的**阶段。需要不断的扩大知名度,要不厌其烦!
美誉度、忠诚度当然可以起到口碑传播、带动销售的作用,但“知名度”覆盖达不到全体受众,就不会成为一个全社会有影响力的品牌,只有让更多人知道,才有更多的销售机会,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没有“知名度”一切销售都是空谈。这也是跨国公司需要不断进行传播的深层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