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贷款错位现象依旧普遍

2015-01-30来源 : 互联网

自去年开始,金融业开始推行的“活水”政策,为更好地“灌溉”小微企业,对其扶持政策从“全面漫溉”转变成“**滴灌”。

几个月过去了,记者调查发现,小微企业贷款仍是“一贷难求”,贷款错位现象依旧普遍,越大的企业依旧越容易获得银行贷款,越微小的企业**难的问题仍旧存在,此外,小微企业目前的**成本依旧**不下,有些企业**成本甚至超过20%,部分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仍设置了许多门槛和附加条件。

无抵押仍是难题

在济南高新区的某科技销售型企业是本区的一家“*炬企业”,该企业负责人此前就向记者诉苦说,公司为了扩大生产和经济规模,曾向市内多家银行申请一笔1500万元的贷款,但是由于公司厂房是租赁的,没办法作抵押,因此无法**。

“公司在去年初好容易拿下了100多亩地,正在建设新厂房和职工宿舍,就是年底需要这笔*来周转,但就是用了各种办法都凑不起来。”该负责人坦言,“银行是有不少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但具体到每家企业,条件总是很苛刻。建筑方面的不放,营销方面的不放,理由都是国家规定。”目前,银行为了规避风险,通常做得都是“锦上添花”,而这些企业需要的则是“雪中送炭”。

一些企业在被银行**以后,又把希望寄托在****公司,但往往将又一次失望。位于槐荫区的一家商贸企业,在向银行申请200万元贷款无果后,转投一家****公司,在几番交谈之后,仍**未果。“几个朋友商量共同投入个O2O模式的平台,但公司的资金只够正常运转,货物不少但不能变现,只能求助贷款了。”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小额贷通过二次抵押形式,但评估价值不够,*多可贷款50万元,*终还是失败了。”

贷款难

缺*的贷款门槛高

事实上,与这些企业类似,济南仍有不少企业主动向记者表示,困扰小微企业当前发展的*大问题仍是人才和资金。当然他们同时也表示,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贷款是可以理解的,但更需要一个措施或标准,让能还得起贷款的企业贷得出*。

目前,不少小微企业为了获得银行授信,往往采取互联互保的方式,由行业协会出面搭台,几家小微企业互相担保。这种情况在济南颇为普遍,并一度被作为一种创新**方式为政、银、企三方所推崇,但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也往往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一旦某一家企业资金链断裂,就将引发“*烧连营”式的连锁反应,此前杭州萧山、顺德乐从等地,曾因此发生较大规模的信贷危机,并导致部分企业倒闭。

联保模式有时会“殃及池鱼”,而通过民间资本项目投资模式有时“死”得更惨。去年,综保区的一家服装企业就因为这种模式资金链断裂而关门,很多联保企业被牵连,涉及资金近6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7亿元,其他全是民间借贷。济南一家食品企业便是受害者之一,也因此资金链出现了问题,整顿大半年才重新恢复生产。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