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泰康人寿养老社区商业模式:分步滚动式投入 30年回本

2014-07-24来源 : 互联网

7月16日,泰康人寿旗下的第三家养老社区粤园在广州开馆,这距离前一个养老社区上海申园的开工仅4个月时间。

事实上,每一家寿险公司都明白养老社区上游连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下游带动医疗护理、老年服务,且养老社区从建设到运营的久期非常适合于保险资金,由此形成一个闭环,但究竟这个闭环如何具体布局至关重要。

虚拟金融 实体医养

自2011年以来,泰康人寿连续投入150亿元,在北京昌平、上海松江、广州萝岗、海南三亚拿地共70万平方米进行养老社区布局,粤园开馆当天,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显得很兴奋,反复重复着“四位一体”“医养结合”“从摇篮到天堂”等几个词。

早在2007年,泰康人寿就已经开始考察发达国家的养老社区服务,2009年经***批准,泰康人寿获得中国保险****个养老社区投资试点资格。

事实上,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建立一个养老社区并不难,难点在于如何清晰的定位养老社区的商业模式和**模式。

近日,新华保险董事长康典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坦言,养老园区投入*大,如果不走以养老为名的类似商品房模式,而是探索纯养老社区之路,在政策和规则的界限之内客户可承受、公司可**,确实比较难。

而对于陈东升来说,他更愿意把养老社区放在整个产业链里面,把销售虚拟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和实体医养结合,从而拉长人寿保险的链条。

2012年,泰康人寿开始销售“幸福有约**养老计划”,这款年金产品与养老社区相挂钩,也就是说,买了产品就等于拿到了一张入住养老社区的门票,按照陈东升的话说,如果这个门票供不应求,未来还可能增值,而这部分客户被泰康称之为“期货客户”,与之相对的就是“现货客户”,即没有门票,只能到时排队的客户。

泰康人寿副总裁刘挺军对本报记者表示,把保险与养老社区结合,一方面能否发挥保险资金的优势,二是发挥客户的优势。

“客观说,养老社区仅仅作为地产而言,**是不丰厚的,如果把养老和保险结合在一起,产生上下游协同效应,成本会因此而降低,投资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刘挺军说。

30年的**周期

陈东升说,在泰康人寿6000亿资产里面,基础设施和不动产的投资上限是30%,也就是1800亿元的空间,“从理论上来说,我们提出来的5年投入1000亿,还没有达到这个上限,事实上我们真正投出去资金的还不到200亿元。”他说。

而养老社区漫长的**周期也是许多寿险公司望而生却的原因之一。

陈东升说,养老社区从拿地到盖房子到养老社区达到85%的入住率大概需要3~5年时间,一个成熟的养老社区要做到收支平衡需要6~8年的时间,真正实现**要8~10年的时间,30年后才能把成本收回来,这之后就是正现金流。

“所以说,养老社区这种模式*适合保险,构建养老社区的主力军也一定是寿险公司,那些*求中短期投资的地产商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他说。

刘挺军透露,一个养老社区的入住率只有达到90%以上的时候,它的年投资回报率才能达到5%~6%。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