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频道4月29日电(李雪海)29日,山东滨州市人民**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共同推进节能环保**应用和**产业提升、打造航天育种产业基地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共同促进航天技术在滨州市转化应用,加快滨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发展。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我国*早从事卫星研制的高等科研重地,是中国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研制的**阵地,更是中国空间事业腾飞向前的**高地。从东方红一号的“零突破”到神州五号的“新征程”,从无人实验飞船到载人航天飞船,从“太空漫步”到“太空之吻”,研制、发射和运行了150余颗航天器,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坚持“军民融合”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近年来,作为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开发战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叠加地带的滨州市,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提升全市的综合实力和科学发展水平。
据了解,这一次军地合作领域广泛,将在滨州市投资300万元,建设以航天为内容的主题展厅,以航天互动展品、多媒体演示和模型展示以及影片制作为主要形式,积极搭建航天科普交流平台,以开展航天主题的临时展览和组织航天科普讲座或报告会等形式,打造以科技馆为平台的滨州市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合作规划建设航天农业**园,推进航天农业产业化,打造航天农业孵化器。
这一合作还计划发展总占地一万亩的“太空农庄”休闲农庄、太空农场、航天蔬菜种植基地,发展航天水稻、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种植基地,发展经济附加值高的作物深加工和品牌农产品生产线。在园区内辅助发展航天主题的科普教育、游乐休闲、餐饮住宿、观光采摘、科技**、展览展会等业务内容,推动航天农业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发展。
此外,双方拟在滨州市共同设立“航天工程育种(滨州)联合实验室”,**对黄河三角洲上适宜生长的小麦品种“裕田119”、“秋田334”、“秋田08-29”和玉米品种“QT758”、“QT158”、“QT578”进行搭载试验和品种改良。在具备相应的能力后,面向滨州市农业发展需要,开展当地农作物航天育种的科研服务。另外,建立“航天工程育种(滨州)试验与**基地”,拟开展引种试验、**种植、种苗**、技术培训等业务,让航天育种科研成果惠及当地农业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