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位于新村中路东侧的济钢能源站正在进行新能源供热设备进场建设。据了解,该能源站集熔盐蓄热、冷水相变蓄热、高压电极锅炉等9种供热系统于一体,还配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该试验平台将为济钢片区约86万平方米面积供热并积累各类新能源供热数据,为今后**提供依据。
多能互补:10套能源系统合力供暖零排放
今年,在加强新旧动能转换,淘汰落后产能的背景下,济钢进行了搬迁。原本用炼钢产生的工业余热及高炉煤气等供热的济钢新村及周边商业配套面临无热源状况。
好在,片区300余万平方米面积的供热任务由济南热力集团全面接管。济南热力在*快时间内启动了济钢片区供热整体规划,实施多热源**和全面升级改造。目前,济钢片区300余万平方米供热面积中9成用上了章丘余热。
不仅如此,济钢片区还在建设一个“大工程”——济钢能源站。
据了解,济钢能源站将建设搭载10套系统。其中9套为供热系统:供热能力17万平方米的燃气热水锅炉供热系统、供热能力10万平方米的原生水污水源热泵系统、供热能力10万平方米的空气源热泵低温相变蓄热系统、供热能力30万平方米的电极锅炉蓄热系统、供热能力3万平方米的熔盐蓄热系统、供热能力55万平方米的章丘余热长输管网供热系统、供热能力2万平方米的中深层地热井供暖系统、冷水相变蓄热系统和发热电缆系统;1套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负责为上述供热系统提供能源支持。
国内*次:拟明年2月投放,供热86万平方米
6日,能源站建设现场,属中深层地热井供暖的“无干扰地岩热供热项目”正在施工,将通过建设井深2500米左右的地岩热井,由换热设备提取地下高温岩层的热能,向地面建筑物供暖和供热水。这种采热技术“取热不取水”,并不会抽取和使用地下水,也不会影响地质构造,建成后将是一个直径250厘米的井口,供热效果很好,目前已经在陕西、青海、甘肃、河北、河南等地**应用。
据济南热力集团有限公司济钢项目部经理崔玥介绍,多能互补是目前国内在集中供热或供暖领域的一种发展趋势,可一般来说,在一定的供热区域内,至多有三到四种供热系统,供热的面积也不过十多万平方米。但济钢能源站投用后,将有10种能源系统来**86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在国内是*次尝试。崔玥表示,“整个能源站的工期长达三个月,将于2018年2月完工并有望投运。”
会**吗:打造“大实验室”,为**积累数据
作为国内*个集成新能源供热方式如此之多的能源站,不少市民关心济钢能源站模式可否大面积**。
对此,崔玥表示,正是因为国内缺乏数据及经验,济钢能源站建立的意义更多是为多能互补在集中供热系统的应用打造一个试验平台。“可以把济钢能源站看成一个大的实验室。我们将在采暖季后期将10种能源的运行情况、投入产出比等进行测算,确定一个*经济、*环保的热源启用顺序逻辑。”崔玥说。
供暖领域的多种能源互补实现清洁供热是目前国内能源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的趋势,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更没有相关数据。而济钢能源站多能互补意义重大,建成投运后,热力集团也将依此形成一种示范模式,并扩大应用到别的供热区域。不过对于今后的**,或许不会像济钢能源站一样建立10种之多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