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月,***用跑货运积攒的2万多元*,加上借款和银行贷款买了一辆东风卡车准备大干一场,孰料2个月后一场飞来横祸将他打入谷底,欠下了16万元的债务。那一年,他未满20岁。
而今天,他创办了陈香餐饮发展有限公司,已拥有陈香酒池、灶神爷聚味堂、陈香渔村、陈香一品楼等多家餐饮酒店,不仅成为新余餐饮业的行业大亨,而且还投资房地产和娱乐业,解决就业岗位500多个,年纳税200多万元。
故事的主人公经历了与我们一样的经济环境的变迁,又有着比你我更为困厄艰难的遭遇,他是如何完成从货运司机到餐饮大亨的跨越?生意为何能越做越大?记者与***面对面,揭开他成功背后的秘笈,也希望其他人能从中获得创业启示。
困境教人成长
1972年,***出生在观巢镇洋坛村委一个平凡家庭。他“出道”很早,初中毕业后就用一辆旧车在乡下拉货,两三年光景家里做了房子,还*了2万多元。1992年1月,他连借加贷凑了9万元,买了辆东风翻斗车扩大业务。快20岁的***,在镇里“混得小有名气”。
1992年3月25日,***永远记得这**——他雇请的司机违章超车,与一辆正常行驶的吉普车撞在一起,造成对方车毁人伤。肇事司机逃离现场,车子又没有保险,所有损失估算要十几万元。
***本想借*先把事故处理好,但亲戚朋友认为他难以翻身,纷纷闪躲、推辞。借遍所有亲友,没借到1万元。这时,又与初恋女友默然分手,父亲身体每况愈下,他真正尝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绝望中的他在家里呆坐了几天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振作起来努力拼搏,总有**会东山再起。
车子拍卖赔偿后,***负债16万元。他到观巢煤矿当了一年多司机,月薪300元。煤矿一位书记赏识晓江的人品,建议他重新创业,并为他担保银行贷款10万元。这份信赖无异于雪中送炭,在他的帮助下晓江买了辆加长平板车跑起了长途,一跑就是三年。跑长途的辛苦,晓江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左手中指换胎时被砸,险些断掉;下巴撞着方向盘,缝了6针;为了省*,从来不住宾馆,都是在车上睡觉。更心酸的是,遇上车匪路霸,包里的*被掏尽不说,还要挨顿痛打……每每回忆起这段经历,他都感慨万千:“跑货运确实很苦,但使我得到了真正的砺练。如果没有还债的压力,也许我会满足于‘小富即安’,也就没有我的今天了。”
正是凭着一种顽强的毅力,1998年,***已经还上了大部分债务。那一年,姑父力邀其合伙经营“夜明园”餐厅。长途货运不适合**做下去,***决定在餐饮业上搏一回。他调整思路,停业装修,放弃了以前的茶座,专门经营餐饮,极具用心地给酒店取名为“陈香酒池”。“陈香”由“酒是陈的香”演变而来,而地下室以“池”相称,巧妙贴切。1998年8月6日,陈香酒池开张营业,以经营本地土菜为主,口味突出“鲜、香、辣、浓”,结果一炮而响,每天来就餐的客人都排着队。
到1999年底,***还清所有债务,还*了一点*,那是他最快乐的一年。除了多年的压力一扫而光,更重要的是他看到自己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脑袋决定口袋
身处生意场,***却未沾生意人常有的爱好——打牌和K歌,空闲时他喜欢思考,喜欢学习,喜欢看书。办公室满柜的制度和管理类书籍不是摆设,而是他提升竞争力的“法宝”。
2004年,***在站前西路开了分店——灶神爷聚味堂,生意十分火爆,但问题也随之显露出来。以前,20多人的酒店亲历亲为,无制度和规定,也能应付得过去。现在两个店规模大了,店员增加到一百多人,管理起来非常吃力。他意识到再不整顿,企业好不了**。他买了大量相关书籍,结合实际制定出各岗位的制度,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企业逐步走上规范。
2005年,***参加新余首批国家等级酒店评审员培训,感觉受益匪浅,他深刻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价值,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2006年,通过中央党校民营经济理论与实务培训,***学习了投融资管理和做可行性报告。高新区以优惠政策招商,他运用所学进行了分析,认为在那里可以开分店,2007年“陈香渔村”开业,成为餐饮界第一个敢到经济开发区吃螃蟹的企业,每年都给他创造了可观的利润。
2007年,他又参加北京大学工商管理EMBA高级研修班。“学相同才能思相近,思相近才能言相和,言相和才能行相辅。”蒙牛乳业董事长牛根生一席话令晓江豁然开朗,“不但要自己学,还要让管理层以及每一位员工分享学习的快乐和成就,企业才能良性发展。”那以后,他每年投入的企业培训费都超过10万元。他还成立了陈香商学院,制作课件培训员工,将学习转化为企业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