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来临,一些毕业生的就业焦虑越来越强。面对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自主创业。但创业热情高涨,并不代表着前途一片光明。有留洋背景的“海龟(归)”创业者,与国内高校毕业生之间,他们的创业经历和感受会不会有很大不同?
创业心态:“跟风”VS“挑战”
陕西姑娘姚莹莹在复旦大学读书时,宿舍里就堆满了各种高跟鞋,除上课吃饭,她大多数时候都盯着电脑或和快递打交道。“那时候是2007年,大学生做生意,还是需要挺大勇气的。”
“我的理想本来是成为一名教师,但发现就业限制条件很多,就想趁着自己还有点年轻人的‘热血’,和同学一起创业。”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杨琛毕业后在社区开办了一个“少儿活动社”,可是由于社会阅历不足,她并没有多少信心。
“我们几个都是从‘一张白纸’开始创业,说是破釜沉舟也不夸张。”杨琛说,从找场地到装修,从设计到采购,都是亲力亲为,两个多月的前期准备中就遇到了不少挫折。
1985年出生的董俞希,从澳大利亚留学回国后开了一家公务员培训机构。“我觉得,真正的创业者所做的事情必然是自己喜欢的,创业就好像是跟自己赛跑,在做事的过程中寻求真实的自我,在完成事情的过程中,给社会多一些附加值。”
董俞希认为,“海龟”创业的一个优势,是海外成长环境养成的多元自由理念,比较超前的商业视野和判断力,将创业看做是一种自我挑战的过程。同时,多数“海龟”因为语言、人脉和家庭经济条件的优势,创业中会少一些“养家糊口”的焦虑。
创业基础:“一张白纸”VS“**湖”
1986年出生的致宾,在北京读完大学本科后开始从事建筑工程类创业。“受到姐夫影响,我决定做工程装修。可是,工程装修讲的是人脉关系,资金、团队、平台,我一样也不沾边。”
刘璞和4位同学毕业后开办了深圳中聿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可他们很快陷入了困境:“我们都有闯劲和知识,行业的趋势也都了解,但我们没有实施的经验,总是眼高手低,找不到突破口?”
29岁的薛天在悉尼大学读书时,就和朋友创办过网络公司、婚庆公司,四年里的实习经历,包括在澳洲矿业公司、老挝大米调研基地、河南农产品期货市场……这些经历,使得他毕业后开办外贸公司变得胸有成竹。“澳州读书时,常常和同学一起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终**的*不是大家一起开心吃饭,就是捐给了慈善机构。”
董俞希说:“身边从来不乏才华横溢、**满满的创业者,他们的创业领域,有互联网、环保、饮食文化等方方面面,生活虽然忙碌,却也相当充实。”
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厚积薄发的显现。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祖翼说,相较于国外学生,国内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时常面临社会经验的不足。从书斋到社会,缺少衔接和过渡。
“学校承担创业的教育培训,责无旁贷,但营造宽松的创业氛围和有利的政策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周祖翼说,同济大学建立中芬研究中心和创业谷,参考了国外大学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的举措,让大学生读书的同时,也学会在商海竞争中存活。
创业环境:“门槛高”VS“机会多”
张永祥和李文富,是两位美国“海龟”创业者,创业领域涉及抗癌药物的开发。有优惠政策“护体”,获得了税收减免,还“游说”来上千万元的风险投资,创业开局不可谓不华丽。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创业中的“水土不服”慢慢显现。“由于行业相对***,仪器零件、药物辅料等,常常需要从外国进口,价格很高,不断烧*。”张永祥说,另一方面,投资方看不到短期回报,就要撤资。“一项药物从研发到应用的周期,短则两三年,长则十几年。可风**司是做地产行业的,不懂医药,也等不及那么长时间。”
与此同时,国家创业基金项目的申请门槛又实在太高。“申请这样的资金,需要达到很多条件,比如要有达到一定标准的大型专业生产车间。”李文富说。
接受基金项目扶持的创业公司,往往还需要定期“回报”**。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汪思华和几名同学创办了一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他说,投资**的要求和企业本身发展存在一定落差,所以能够善始善终、真正获益的创业项目凤毛麟角。
“海归”博士、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认为,国内创业门槛较高的问题不容回避,必须从扶持政策的力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但是创业者缺乏对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预期和准备,也是造成创业“夭折”的主要原因。“从小残酷的竞争,造就了中国人对安逸稳定的特殊追求。在找准方向的前提下,创业贵在责任、诚信与坚持。”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海龟”创业者似乎比本土创业者更看好国内的创业市场。“机会很多、平台很好,**是想做事情的人也很多。”董俞希说,国内二、三线城市,潜藏着*大的创业商机。相信随着**职能转变和市场经济发展,会出现更多有利于年轻人创业的政策和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