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圈”就业创业将获同城待遇

2014-06-12来源 : 互联网

《省会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自去年8月启动以来,目前已经形成“一小时都市圈”,未来几年还将实现半小时直达。在距离缩短的同时,“一圈”七城市一体化发展也在逐步推进。

22日,由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七市人社部门联合举办的就业供需双选会在济南大学中心校区体育场举行,这是“一圈”七市*次联合举办跨区域大型招聘活动。

“今后,七城市将进一步探讨联合举办招聘会的方式方法,其他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一体化的措施也有望陆续**,高校毕业生在七城市间就业、创业将获得更多同城待遇。”济南市人社局副局长、市就业办主任黄厚安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优化城市间资源配置

22日的济南,春意盎然。在招聘会现场,导报记者看到,为方便毕业生选择,展位分别针对7个城市设立了不同区域。“本次招聘会共吸引社会各界用人单位210余家,提供1万多个就业岗位。”黄厚安介绍说。

山东聊建集团负责招聘的辛经理告诉导报记者,“聊城高校比较少,生源较少,济南高校比较集中,人才丰富,来济招聘的话企业对人才的选择多一些。”

导报记者采访发现,招聘会不仅吸引了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等驻济高校的大批毕业生,还吸引了周边地市高校的毕业生。山东理工大学毕业生李雪燕当日一大早从淄博坐动车赶到济南,“交通很方便,7个城市的单位集中招聘,选择余地也大。”

“七市集中招聘,对学生来说机会多,对企业而言也有更多的生源对接。”山东成大电子科技公司总经理马洪泰告诉导报记者,以往他们公司很少来大学校园进行招聘,“一般都是通过广告。”
,“一圈”内拥有各类高校的数量占全省50%以上,其中济南拥有高校数量约占区内的85%。“高校毕业生向其他地区分流,不仅能缓解就业压力,也能促进人力资源在地域上的合理配置。”黄厚安说。

就业一体化逐步推进

近年来,济南在很多产业领域与周边城市优势互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尤其是“6+1都市圈”规划的提出,让城市与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近。“相对其他几个城市,济南人力、科技密集,可以向周围城市疏散,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

招聘会期间,七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就“一圈”共同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展开了座谈,在实现就业服务信息资源共享、简化就业派遣手续、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创业优惠信息互通等方面初步达成一致。
目前,济南市已经实现各县区乃至乡镇之间的就业信息共享,下一步将努力实现7个城市间的就业信息共享。人社部门还将致力于简化七市间的就业派遣手续,形成生源地就业地互通,毕业生不必回到生源地,就可以办理就业手续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