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小吃店生意红火一个夏天冒出上百家店门前排队是招牌

2014-06-17来源 : 互联网

这个夏天,武汉街头突然增加了不少“蒸功夫”包子店。他们打出安徽江镇***的旗号,多数店生意红*,甚至****。究竟是安徽人突然涌入武汉淘金,还是外地大餐饮集团进军武汉?记者连日进行了探访。

八月十日中午一点,台北路与北湖正街交界处一家“蒸功夫”包子店门前仍有五六名市民在排队。店门口一名打赤膊的青年不停吆喝:“牛肉的完了、麻辣的没了,只有豆沙和鲜肉的……”店里,3名女子低头忙着做包子。

据正在排队的市民胡凯称,这家店从七月以来生意一直很好,他也是听了街坊**来的。记者发现,包子个头偏小,荤素包子的价格从五毛到一块不等,大约有十几种口味。

随后,记者在汉阳王家湾、武昌**路、洪山街道口、关山、汉口三眼桥、青山罗家路等地,都发现挂有“蒸功夫”招牌的包子店,不少店早上、中午和下午都有排队现象。店面都在二十平方左右,门前几大摞高高的蒸笼,店内几名服务员忙得热*朝天。

记者采访了十多家“蒸功夫”包子店,**们均表示,他们和其他“蒸功夫”店没有任何关系,属于单*经营的个体户,只是挂同样的招牌而已。随后,记者在网上查询发现,武汉的“蒸功夫”*早源于二○○七年,*初只有两家店。今年开始大量增加。

一些“蒸功夫”包子店打出加盟电话,但当记者具体询问时,不是电话是空号,就是**明确表示不接受加盟。

“蒸功夫”,真功夫还是闹眼子?

不少创业者都在关心:短短一个夏天,蒸功夫为什么能这么*,还能*多久?

三招捧红“蒸功夫”

招数一:***撑腰。记者上网查询发现,江镇的包子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几**前,主要有“蒸功夫”、“千食客”、“扬州包子”几个牌子。

王家湾蒸功夫包子店**郝润说,从一九九二年就开始有江镇人外出做生意。他父亲二○○三年开始做这个生意,*初在四川成都,二○○八年转战武汉,先后在汉口和汉阳开店,生意都还不错,感觉“蒸功夫”这个招牌真好用。

招数二:配料有**。不论记者怎样软磨硬泡,台北路包子店**都不肯透露包子的馅料配方。王家湾“蒸功夫”的郝润态度稍微温和一些,他说,每家“蒸功夫”的馅料所用材料大致相同,但又不完全一样,基本各自都有“**”。他自己使用的馅料,就是一名掌握**的老乡每天配好,再送到几家“蒸功夫”店里。

记者采访发现,很多武汉人喜欢买“蒸功夫”,也是冲着“**”来的。

招数三:蒸笼要特制。汉阳七里小区“蒸功夫”包子店**有个有趣的说法:蒸包子用的蒸笼都是从江镇定做好带到武汉的。“虽然武汉也有蒸笼,但不适合做江镇包子,容易变味。”据称,江镇的包子**每年春节后都要费大力气从老家带蒸笼出来,每次带的数量是日常*大用量的几倍,因为蒸笼隔三四个月就要换,一年换几次。

探访:老乡带老乡带*“蒸功夫”

记者在网上发现,很多人都在寻找加盟“蒸功夫”的方式,记者拨通几个在网上查找到的“加盟电话”,不是空号就是无人应答。记者又通过武汉市工商部门信息系统查询,武汉并没有以“蒸功夫”为名称登记的管理公司。

王家湾“蒸功夫”包子店**郝润说,绝大多数蒸功夫包子店都不是加盟店,只是安徽江镇来武汉的生意人零散开的,但不排除有生意做得大的,一个人开了多家店面。

“开店人基本都是老乡带老乡,先来的人做得好,就介绍左邻右舍或亲戚朋友来。只要有新的老乡过来,已在武汉开店的老乡就会帮他租店面。”他说。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包子店**说,他来汉做了三年生意,目前武汉的“蒸功夫”包子店约有百家,多数是今年新开的。“蒸功夫”只是安徽江镇包子中的一个字号,只要是江镇人开店,口味特色都差不多。

专家提醒:谨慎跟风投资

武昌静安路蒸功夫包子店**程杰海说,武汉的“蒸功夫”包子店**多数是安徽江镇人,也有少数是安徽其他地区或武汉本地人。武汉人开店,首先当然要解决配方问题,很多店都愿意出售配方,价格不会太高,大概2000元左右。

他还说,新开店者*要注意的是选址,江镇人开店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一站路距离内不重复开店。他就担心江镇以外地区的人开店,会打破这个规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包子店**说:开家包子店成本不高,5万元就够了,关键是门店难选。

也有投资者担心,蒸功夫会不会像“掉渣”烧饼那样做不长。武汉都市圈民营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丁德泽表示,蒸功夫包子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比较大,难以占据主流市场,但也有一定的市场空间。要想将品牌经营得更长久,需要统一标准和质量,*好由相关部门帮忙制定质量标准,同时不断出新口味。*后他强调,任何时候,食品行业的卫生安全*重要。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