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CEO: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2014-06-18来源 : 互联网

2010年8月,***总理***视察迅雷,一向低调的CEO邹胜龙闯入公众视野。

这个靠下载业务起家的公司创办已有7年,目前*占该领域8成市场份额,拥有过4亿用户,是仅次于腾讯QQ的第二大装机软件。

邹胜龙对视频广告期望很高,预计到2012年,优酷、土豆、迅雷三家公司的广告销**间可达100亿元,占整个视频广告市场75%。

2010年8月20日。邹胜龙一生中*幸福的时刻,永恒地定格在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当时我代表迅雷700多名员工向***总理汇报情况,我们之间还有互动,荣誉感特别强烈,跟感动、成就感一起汇成了幸福的暖流。”

在那之前,**已有193个国家的近4亿网民在用迅雷终端下载,但软件工程师出身的邹胜龙低调地经营着公司,仅互联网圈子里少数人知晓他是背后的创始人和CEO。在那之后,他带着“**下载**”的迅雷闯入公众视野。

10月22日晌午,深圳南山高新区软件园二期11栋7楼,邹胜龙揉着布满血丝的双眼,缓缓地向理财周报记者讲述他10年创业怎样风雨兼程一路走来,眼下的谋略以及明天的梦想。

2003年,他从美国回来与同学程浩一起各出5万元创立“三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05年更名“迅雷”,2007年*次**,2009年收入近3亿,每年以7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跑步前行,经历了以速度创流量、以服务留用户等阶段。如今,迅雷*霸下载领域85%的份额,逐步构建起以下载、视频、电子商务和游戏等多点支撑的网络平台。

“迅雷在*大的对手是自己。我相信3到5年内可以做到100亿美元的市值。”邹胜龙踌躇满志地说。

硅谷的流金岁月

那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创业与创业的可能性,却一点也不浮躁,谈的不是发财,谈论创业的过程很脚踏实地

12年前,26岁的邹胜龙刚从杜克大学计算机硕士毕业,在美国**的科技企业集中地北卡三角园区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他打算每个周末开车出去玩,每年度一到两次假,住大房子,开好车,过上中产家庭的幸福生活。但这条平稳的轨道在一次旅行之后骤然改变。

1999年初夏,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到硅谷游玩,被加州明媚的阳光和创业的空气迷住。彼时,美国正经历**波网络科技狂潮,斯坦福大学街两边被鳞次栉比小公司和商铺挤满。他想留在那儿,顺手投递了两份简历。那两家被他相中的公司临街对望,一家有两层楼,做**结算业务;另一家只是二楼上的一个小房间,就是今天的谷歌。

正在申请绿卡的邹胜龙选择了大的一家,摩根士丹利刚为其投了四千万美金,“金融加上互联网的翅膀,感觉非常有前途”。“那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创业与创业的可能性,却一点也不浮躁,谈的不是发财,谈论创业的过程很脚踏实地。”当时,邹胜龙就已经明白,科技加资本是*快的IT企业成功的秘诀。

2000年,他开始用业余时间尝试创业,和两个同学一起参加斯坦福大学的创业大赛,获胜者极可能获得风险投资。他们用三个月时间试图做一家与眼镜相关的B2B公司,但那份超过五十页的商业计划书在**轮就被淘汰出局。*战折戟之后,他又着手筹划一个企业内部大数据和私密数据传输的网络公司。这一次,他坚持了一年,注册了一个公司,但仍以失败告终。

回想起那两次失败的硅谷创业经历,邹胜龙并没觉得遗憾,恰恰相反,他十分怀念那段夹杂着懵懂与幻想的流金岁月。“天气好时,我会去斯坦福校门前的花园呆着,晚上再去星巴克。到了周末,则和朋友们一起去郊外露营。”他在硅谷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其中包括百度的李彦宏夫妇、创办chinaren和空中网的杨宁等等。

“我们是科技公司,只有拥有资本才算完整。”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邹胜龙在硅谷创业期间结识了200多个中国*早期的做风险投资的人。“200多个人我都见过,2003年时,这些做风投的人,活下来的都是*成功的人。”这些人脉为迅雷后来的成长提供了关键性的资本支撑。

2002年,邹胜龙和妻子在美国结婚,并且很快有了儿子,他开始慎重考虑回国创业。或许因为他父亲在深圳白手起家经营着一间公司,他选择了去深圳留学生创业园,而非互联网企业扎堆的北京中关村。

以速度杀出一条血路

2006年8月底,迅雷的覆盖用户数超过1.1亿户,装机量达到8000万台,市场份额超过50%,已经成为继QQ之后中国互联网*大的客户端软件

2003年4月15日,邹胜龙与杜克大学计算机系的同学程浩各出资5万元,注册了“三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他们租了一间很小的办公室,起初只有四、五个人,创业思路很简单——产品为王。邹胜龙认为,一定要走技术路线,做一个“东西”出来。他*熟悉的技术是互联网数据传输,这项技术当时在中国正发展到第二代,所以他给公司取名“三代”。

但下载并非*初的选择,他们一开始想做电子邮件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当时国内的电子邮件曾有一股收费潮流,主要卖点是更大的存储空间,他们认为是个机会。不过电子邮件本身是个成熟的技术,后来者即使有所创新要想进入也并非易事。2004年4月1日,谷歌推出了容量达1G的Gmail邮箱并且免费,颠覆了所有电子邮件收费的梦想。

2004年8月,邹胜龙在洗澡时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个点子:或许可以试试“下载”。由于在分布式计算技术上已经有所积累,产品很快开发出来。与传统下载软件不同,他们的软件可以自动搜索到离用户*近和*快的多个资源同时下载,大大加快了下载速度。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