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草房的前世今生

2014-07-14来源 : 互联网

“树高悬鱼网,菜园隔低墙,渔家炊烟起,香绕海草房……”这*古老的歌谣,伴随着大海的潮涨潮落,伴随着荣成人的脚步和甜美的梦靥,在胶东半岛*东端的荣成海岸线上浅吟低唱,倾诉着渔家儿女的绵绵情怀,也见证着世世代代渔家人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

海草房主要分布在我国胶东半岛的沿海地带,而荣成沿海区域的海草房*为古老、集中,*具有代表性。据调查统计,现在人们所能见到的、分散在荣成各区域的海草房民居约有7000至10000户,其中港西镇巍巍村,宁津镇的东楮岛村、宁津所、曲家庄村,俚岛镇的烟墩角村、瓦屋石村,埠柳镇不夜村等处的海草房,不仅历史久远,而且保存相对完整,**再现着原始街貌的形态,亲切古朴,端庄凝重,成为现代游人们眼里的神奇风景。

海草房又名海苔房,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其屋顶沿用了一种特产海草来苫盖,从而代替了陶瓦和苇箔。用来苫顶的海草,是生长在50米深海域的野生藻类,春荣秋枯,被海浪大量地卷上岸滩,经风吹日晒逐渐变成褐色,人们搜集起来,用于苫房。

从海草房的用材上看,厚厚的草顶,起到了很好的隔热保温作用。厚达40厘米以上的石料,在夏日炎炎的白天与草顶一同阻隔了热辐射,避免了室内温度的迅速上升。夜晚,滨海地区特有的“海陆风”对吹,将草顶和石墙内蓄的热量带走。冬季,厚实的材料在白天充分吸收日照,并且有效阻碍室内热量的散失,**了室内温度的稳定和居住的舒适,因此,“冬暖夏凉,结实耐用”是它*为生态性的特点。从房屋的外表看,其屋脊的角度比传统瓦顶的屋脊要陡,这样有利于雨天排水的顺畅,同时还可延长海草寿命。而它高高的草顶,小小的木窗,造型生动的门槛,紧凑的院落等建筑符号,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映成趣,构成了胶东沿海特有的画面,亲切朴素,娴雅清淡。

从发展到繁荣,一晃千年

说到海草房的起源,*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候,荣成先民们依海而居,渔猎而存,就地取材,用丰茂的海草筑巢而居。因受生产工具、建筑技术、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局限,远古时期的海草房民居**简陋,只是遮风挡雨的草厦子或窝棚类的栖身之所,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居建筑。战国时期,荣成一带的鱼盐生产开始形成规模,许多盐民来此落户,使海草房民居增加。这一时期,人们对改善居住环境有了进一步要求,建筑规模及建筑技术也相对提高。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两次东巡成山,为荣成沿海区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后,汉武帝又先后两次到成山巡视疆土,拜日建祠,进一步促使荣成地区与中原地区在经济、文化、建筑等方面有了广泛交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提高了,海草房民居的制作技术不断增强,工匠们已有了明确分工,并行成了一定规范。这一阶段所制作的海草房民居从格局上、外观上基本定形,可以说从秦汉后到宋金前的这段时间,这是荣成沿海区域海草房民居生成的时期,制作工艺相对成熟。

元明清时代,海草房民居制作进入了发展繁荣的阶段。明洪武时期,为加强山东海防建设,设成山、靖海两卫,建军寨40多处,致使大批移民定居这里。屯田军户和军属性质的村落蜂起,充实了海草房居住区域。加之社会局面的稳定,沿海渔民相对安居乐业,海草房的制作不论在居住习惯还是在经济条件上都成为人们的*选。所以这个时期的海草房在数量上大幅度增长,在制作技术、工艺流程、民俗礼仪等各方面达到了*高峰。现存的一些三合院、四合院正是从这个时期被保留或承传下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荣成沿海民居绝大多数居住海草房,只有极少数富有人家或地方官员居住着砖瓦结构的房屋。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海草房民居仍占据着很大的比例,不同的是房屋面积有所增加,高度也相应拔起,比以前更加宽敞明亮、舒适。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经济条件有了极大改善,镇村发展建设也纳入了新的规划,制作砖瓦结构的现代新民居成为主流,使海草房民居逐渐被淘汰。到1994年,海草房民居停建。

人文与民俗之缩影,价值不菲

海草房作为荣成几千年来的特色建筑,其历史价值是****的。*先,海草房无论外部的建筑风格及手法,还是内部的结构和实用性,**区别于现代所有民间建筑,它记录和诠释着沿海先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厚重历史及风土民情,对研究沿海民居的建筑文化、民居文化、民俗文化及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依据。与此同时,海草房还具有丰富的民俗价值、工艺价值和美学价值。

据一位从事民俗艺术研究多年的工作人员指出,海草房民居又是民俗文物,它有着《文物保护法》所规定的“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文物属性,能够让现代和未来的人们了解过去、体验过去,成为人居发展史中一项重要的参照物。海草房民居区蕴涵了丰富的地域文化,承载着当地人在建设家园时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祭祀信仰等。如百姓在建海草房之前要选地基、择吉日,砌墙基时要有“压宝”的习惯。这天,再贫寒的人家也要吃一顿热腾腾的饺子,人们在吉祥喜庆的气氛中充满对未来的期待和寄托。海草房建成后,要放鞭、“支锅”、吃“抓着”(一种油炸食品,预示越抓越高)、“拉席上炕”,有的人家还要组织“糊窗、贴窗花、挂门帘”等一系列活动。所有这些活动,无不渗透着浓厚的胶东风土人情,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直沿袭至今。

作为文物景观,它代表着一个时代,成为一个区域的人文、建筑、民俗等方面的缩影;作为实用民居,则可以开发为适合于城市里各类游人来此度假休闲、体验田园生活的*佳之选。其美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海草房民居不仅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建筑艺术的体现。它高高的屋顶,灰白色的苫盖,灰褐色的石墙,方形的四合院及参差错落的排列,构成荣成沿海区域别致的风景线。海草房有三合院、四合院、正厢院等样式,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屋顶是三角形高脊大陡坡结构,在建筑美学上**独特,而大块粗犷的石头砌成的外墙与毛茸般的屋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建筑堪称一绝,是*具有胶东特色的生态民居。有些房屋的墙体上还有着精巧的雕刻,门檐、窗体也制作得十分漂亮。正是这种海草房民居的美学价值,使我国邮政部门以其为主题,于1991年6月发行了《山东民居》普通邮票。

作为一种民居形态或品种,海草房走过了它辉煌的时代,正在民居舞台上隐退,而作为一种民俗或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却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风格,有保护、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

走近胶东,接近大海,在咸香的海风中,在纯朴的渔村里,便会听到有些遥远的声音,随着灿然的浪花,染着湛蓝的色彩,或远或近,或长或短地涌进我们的耳畔……



标签: 威海 文化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