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砍掉领导身边的司机 百姓应举报

2014-07-17来源 : 互联网

据央视报道,中办、**7月16日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公车改革将全面启动。本次公车改革的要点主要有: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将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社会化的方式以及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公务用车改革早在1994年便已提出,但直到二十年后的今天才正式启动,改革的难度不言自喻。但作为“三公”消费中的重头支出,如果不改革公车,将会影响到整体改革的推进。此次公车改革从**机关单位入手,两到三年内涵盖到各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所有党政部门,“顶层设计”思路明显,使得各地方在推行改革时有了必要的参照标准,实质性意义重大。

此次改革的核心方案,便是将公车实物转为货币补贴,副部级以下**用车,将和普通市民一样,采用市场化的手段。但是怎么能防止补贴变为一种“变相福利”,或者避免有些人“既坐公车又拿补贴”,需要严格细致的制度设计,这关系着改革的成败。

在由实物转为货币补贴之后,公车改革仍有一些后续问题需要理清。一项是公车的处理问题。对此,**的方案是经过专业的评估之后,公开拍卖,不允许内部“消化”。但是到了地方上,怎么能有效防止舞弊行为值得关注。对此是否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或者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去操作,避免公车成为“福利车”,应有完善的思路。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此次改革的公信力。

二是司机的安置问题。从理论上说,改革完成之后,除了保留一少部分公务用车之外,绝大部分公车司机都将面临失业的命运。但是出于一定考虑,**要求对于因取消公车而失去岗位的司机和后勤人员,主要采用内部安置的办法,不能简单推向社会。可以安排转岗,提前退休,适当提高退休待遇。这种安排,**了公车司机的生计问题,彰显人性化。

众所周知,在过去发生的**案件之中,司机和秘书是“高危人群”。他们与**的关系密切,除了工作之外,往往还会涉足到**的生活之中,因而他们距离**很近,有些人甚至变为**的家庭“总管”,直接参与**运作。这些司机和秘书,反而很容易获得**的赏识,升迁很快,在形成**窝案的同时,还会将**行为扩展到各地,影响极其恶劣。

此次公车改革有效的“砍掉了”这些司机。一方面防止了公车被司机及其家人私用,最重要的是去除了**身边的高危**群体,这对于清除**土壤,打造清廉的政务环境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改革有良好的设计,但是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体制内的权力制衡以及体制外的监督,这必不可少。 对我们普通百姓来说,有了全国性统一改革部署,行使监督权便有据可依。今后,我们看到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公车使用行为,有责任去大胆举报,这并非是一种个人恩怨,而是公民的责任感所在。我们要明白,如果缺少了有效的监督,任何改革都不可能进行彻底。

标签: 山东 社会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