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鲁中晨刊报道,7月31日,记者从济莱协作区建设办公室了解到,从8月1日起,济莱两市通信资费实现同城化。此次调整暂时不合并区号,不改变拨打方式,仅调整通信资费。
根据山东省通信管理局统一安排,自2014年8月1日零时起,济南、莱芜实现通信资费同城化。资费政策调整后,取消济南、莱芜两地间的长途费、漫游费,并按照本地通话费收取费用。
此次调整不涉及济南、莱芜统一区号的合并,不改变固网、移动网的拨打方式、使用区域、使用权限等,仅调整济南、莱芜两市固网、移动网的通信资费。
据了解,此次调整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根据《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确定的近期重点工作要求,经过前期大量卓有成效工作,共同实现的。
政策解读
1.部分业务此次暂不予以调整
7月31日,记者从市经信委了解到,从8月1日起,济莱两市通信资费实现同城化,由于部分业务调整起来难度较大、程序繁琐,此次暂不予以调整。集团平台 本次调整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包括集团智能网平台、集团IVPN平台、400平台、800平台、95等平台涉及的业务。转售业务 转售商发展的使用1700号段的用户,本月暂不调整,计划8月底前完成调整。未开通国内长途权限的用户 对仅开通市话权限而未开通国内长途权限的用户,无长途呼叫权限;对开通市话、漫游权限的用户,当济南、莱芜的用户漫游至对方城市时,漫游资费按照市话标准执行,无长途呼叫权限。
两地通功能费 开通济南、莱芜两地通业务且收取功能费的用户,电信方不能单方面取消用户自主订购业务的费用,因此,系统会继续收取用户两地通功能费,用户可到营业厅自行取消此功能。公话/话吧业务 由于公话/话吧属于设备实时计费,需调整设备方可变更资费。各电信运营商要及时通知公话/话吧业务经营者,做好后期的相关工作。
2.我市居民年减少话费支出600万元
7月31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作为济莱协作区“五个同城化”目标之一的通信同城化目标实现后,我市居民每年可减少相应话费支出600万元左右。济莱协作区启动建设以来,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通信同城化工作。济莱协作区建设办公室作为济莱协作区建设专职机构,在此次通信资费实现同城化的工作中,积极做好综合协调、服务推进等工作,为济莱通信同城化的实现起到重要牵引作用。
市经信委具体负责推进通信同城化工作。自去年以来,市经信委联合济南市经信委先后多次到省通信管理局就区号统一工作进行专题汇报,将济莱区号统一相关情况上报国家工信部电信管理局。1月17日赴国家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就济莱通信同城化,尽快实现两市区号统一进行汇报争取。为保障我市能够迅速启动实施电话网并网调整,市经信委多次召开座谈会,督促电信运营商制定本地电话网并网调整技术方案。国家取消电信业务资费标准审批后,联合济南市经信委及时到省通信管理局进行汇报对接,最终实现济莱两市通信资费同城化。
据了解,取消济南、莱芜两市间的长途费、漫游费后,我市居民将充分享受济莱协作发展的红利,感受“两城一家”的便捷和实惠。据初步测算,我市居民每年可减少相应话费支出600万元左右。
相关链接
我市邮电通信业发展
改革开放前,全市邮电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邮电通信网络覆盖面十分有限,基础差、网点稀少、设备陈旧。改革开放后,全市邮电通信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全市实现邮电业务收入56091万元,是1978年的779倍,年均增长25.8%。其中,邮政业务收入6883万元,电信业务收入49208万元;固定电话用户35.1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7.7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74部。2013年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2.53万户,比上年增长5.92%。其中,城市电话用户8.02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4.5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34.71万户,增长9.26%。截至2014年上半年,我市固定电话用户218324户,移动电话用户1322784户。
济莱通信同城化发展历程
2013年1月25日,在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出台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济莱协作区实施意见”。
2013年8月28日,记者获悉,我省在区域经济规划上又有大手笔: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规划将“济莱协作区”单列一章。推动济南与莱芜通信并网升级,率先实现两市区号统一,取消长途费、漫游费,构建统一信息网络平台。
2013年12月7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在济南召开。会上,经济圈的综合交通、济莱协作等多个重点项目敲定时间表。明年上半年,济莱通话按市话收费。
2014年7月31日,记者从济莱协作区建设办公室了解到,从8月1日起,济莱两市通信资费实现同城化,取消济南、莱芜两地间的长途费、漫游费,并按照本地通话费收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