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城镇化发展面临形势:三大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4-08-03来源 : 互联网

7月28日,潍坊召开全市城镇化工作暨提升市区动员会议,研究部署2014—2048年期间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任务举措。会议分析了当前潍坊市城镇化建设的突出特点、现状基础和面临形势。2013年潍坊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2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51.76%,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三大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潍坊市把城镇化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坚持城乡一体、区域统筹、园区带动、民生优先,大力实施“1860600”发展战略,初步构建起了市、县、镇、农村社区层次分明的四级城镇化体系。呈现出“就近城镇化趋势明显、四级城镇化体系基本形成、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程度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逐步增强、产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五大特点。但同时也存在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发展质量有待提升、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文化传承力度不大、人本理念坚持不够等问题和不足。

三大机遇:

2013年,潍坊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2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51.76%,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三大机遇:一是“提升市区、突破滨海、开发两河”三大战略的实施,加快了与青岛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区的对接融入,地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二是国家加大了对城镇化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喜获“红利”;三是随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城镇产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力、拉力进一步加强,合力将逐步形成。

三大挑战:

一是如何冲入山东城市的第一梯队,实现省内“保四争三”。潍坊生产总值在全省排名第4,第三产业占比和增加值则均排名省内第9。在第一、二产业实力较为雄厚的基础上,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是潍坊进入山东城市第一梯队的突破口。

二是如何使市区的中心地位更加显著,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潍坊县市各有优势,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功能日趋完善,都构成了一定的吸引力,使得潍坊总人口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去中心化”分布倾向。“小马拉大车”的格局造成市区动力不足,引领力和带动力偏弱。

三是如何实现城市发展的经济性。城市发展、尤其是新时期的城市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提高城市的市政效率,这就需要提高相应的人口数量。以轨道交通为例,国家规定,地铁的建设门槛是城区人口300万人以上,而轻轨则是城区人口150万人以上。以此来看,潍坊仍处于轻轨建设门槛边缘,属城市“规模不经济”范围。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